GSTDTAP  > 地球科学
NSF部署开展“西太平洋暖池”研究
鲁景亮,张树良
2014-02-01
所属快报地球科学快报
出版年2014
3
语种中文
领域地球科学
栏目前沿研究动态
中文关键词西太平洋 ; 暖池
中文摘要尽管热带西太平洋地区人迹罕至,但这片遥远的水域塑造着全球的气候和大气化学,影响着全球数十亿人。被称为“西太平洋暖池”的热带西太平洋地区是地球上最热的海洋区域,它像烟囱一样向大气中排放热量和水分,控制着整个地球环境和气候变化,因此对其研究具有重大科学与战略价值。2014年1月7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宣布将资助科学家开展对“西太平洋暖池”的研究,以更好地了解其对全球大气及气候的影响。
情报分析_信息发布时间41646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性质科研机构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机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
情报分析_机构类别科研机构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国家美国
情报分析_信息类别前沿研究动态
情报分析_研究主题“西太平洋暖池”研究
情报分析_研究内容NSF对此专门设立了研究项目CONTRAST (Convective Transport of Active Species in the Tropics),项目总部设在关岛,目的是得到垂直范围内跨越数万英尺的太平洋气团详细视图。该项目与另外2个研究项目协调开展相关研究:其中一个项目ATTREX,将使用全球鹰机器人飞行器研究上层大气中的水蒸汽是如何影响全球气候的;另一个项目 CAST将部署一架 BAE146飞机,研究重点在海洋表面附近的空气。另外,搭载了传感器的飞机将提供从海洋表面到平流层超过60000英尺的全面视图。 关岛周围海域是世界海表温度最高的开放海域,这片区域提供的热量和水分形成雷雨簇流动到对流层和对流层顶,然后再向上进入平流层。一旦进入空气处于水平流动的平流层,气体和颗粒将分散到世界各地,留存几年甚至几十年。其中的某些气体,如臭氧和水蒸汽,影响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能量。 研究将有助于认识某些化学品对臭氧消耗的影响,比如含有氯和溴的物质,热带高浓度的颗粒在对流层顶部可能增加卤素对臭氧的消耗。这些气体在平流层中的含量对地球气候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化学物质如溴化合物具有破坏臭氧或以其他方式改变平流层的能力,有些由海洋生物体产生的气体也可以在平流层中被检测到。 CONTRAST项目首席科学家NSF大气与地球空间科学部Sylvia Edgerton介绍称,目前有关这一重要区域的大气成分测量数据十分有限,希望能借此机会促进相关数据的收集。由于气候变化,大气环流不断演变、海洋表面温度进一步上升、太平洋的风暴群影响气候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了解这些风暴的影响,有助于理解地面情况,预测未来的化学-气候模式。研究人员目前正利用3架飞机协同采集样品和数据,并利用最先进的大气化学模型,进行综合分析和模拟研究。
原文题名Scientists to study Pacific Ocean's "global chimney"
原文链接查看原文
文献类型快报文章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3/C666/handle/2XK7JSWQ/177907
专题地球科学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鲁景亮,张树良. NSF部署开展“西太平洋暖池”研究. 2014.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NSF部署开展“西太平洋暖池”研究.do(29KB)快报文章 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鲁景亮,张树良]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鲁景亮,张树良]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鲁景亮,张树良]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NSF部署开展“西太平洋暖池”研究.doc
格式: Microsoft Word
此文件暂不支持浏览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