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S&T Development Trend Analysis Platform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开展深海热液柱研究 | |
张树良 | |
2014-04-15 | |
所属快报 | 地球科学快报 |
出版年 | 2014 |
期 | 8 |
语种 | 中文 |
领域 | 地球科学 |
栏目 | 地质科学 |
中文关键词 | 资助 ; 深海热液柱 ; 研究 |
中文摘要 | 2014年4月1日,美国佐治亚大学宣布该校富兰克林艺术和科学学院海洋科学系研究小组获得美国科学基金会(NSF)资助,将展开对深海热液柱的系统研究,项目为期3年,资助经费81.8万美元。 |
情报分析_信息发布时间 | 41730 |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性质 | 大学 |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机构 | 美国佐治亚大学 |
情报分析_机构类别 | 大学 |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国家 | 美国 |
情报分析_信息类别 | 战略规划与政策 |
情报分析_研究主题 |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开展深海热液柱研究 |
情报分析_研究内容 | 深海热液柱是指深约2英里(3218.7m)以下海洋深处的水体。当洋壳运移时,其上部的冷的海水通过裂隙渗入洋壳深层并被岩浆加热。这种高温海水通过化学反应,使得矿物和金属硫化物被释放到深海热液柱中,从而形成所谓海底“烟囱”的热液活动现象。在此,微生物通过化合作用将硫化氢转化为生命所需物质,从而使海底热液柱成为深海新生命形成的能量来源。这便是自发现至今,深海热液柱备受科学界关注的原因所在。但由于其处于高温(超过300℃)高压状态,难以对其进行详细研究。 该研究将专门开发用于收集深海热液柱数据的装置,这将为认识和理解潮汐、风暴等海洋现象以及深海地震等地质事件对深海生态系统发展的影响提供长期数据支撑。长期数据是发现不同地球过程之间关联的关键依据。此前,NSF已经支持美国佐治亚大学研究人员开展了前期研究,首次利用声波探测装置对深海热液柱进行了为期6周的长时数据监测。基于此,研究人员将通过深海光纤与加拿大海洋观测网NEPTUNE海底观测站连接,实现对深海热液柱24小时连续监测。 利用声波探测装置,通过收集热液柱的温度及其水流速度数据,可以测算出被释放入海洋中的总热量。同时,研究人员还将借此开展对地震过程以及地震事件如何影响热液柱等方面的研究。地震能够造成热液柱的关闭,同时在新的位置形成新的热液柱乃至巨型热柱。巨型热柱是由于洋壳发生大规模断裂,使得大量热液流短时间内被迅速释放入海洋时所形成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很难被实时观测。因此,该项目为全面认识和理解热液柱形成及其影响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
参考文献 | [1] NSF grant allows UGA researchers to monitor deep-sea plumes. http://phys.org/news/2014-04-nsf-grant-uga-deep-sea-plumes.html |
文献类型 | 快报文章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173/C666/handle/2XK7JSWQ/177961 |
专题 | 地球科学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张树良.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开展深海热液柱研究. 2014.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开展深海热液柱研究(30KB) | 快报文章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浏览 请求全文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张树良]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张树良]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张树良]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