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S&T Development Trend Analysis Platform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文献计量分析及中国研究的影响力 | |
王雪梅 张志强 | |
2014-12-15 | |
所属快报 | 地球科学快报 |
出版年 | 2014 |
期 | 24 |
语种 | 中文 |
领域 | 地球科学 |
栏目 | 科学计量评价 |
中文关键词 | 空间科学研究 ; 中国研究 ; 影响力 |
中文摘要 | 根据美国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tors,ESI)空间科学领域(Space science)收录的55种期刊,在SCIE数据库检索article、proceedings paper、review和letter类型的文献,得到2004—2013年期间的论文共121326篇(数据库更新时间为2014年10月)。这10年期间,SCIE收录的空间科学研究文献数量稳中有增,年均增长率为3.32%。中国发文量增长迅速,年均增长率为15.80%。 |
情报分析_信息发布时间 | 2014年 |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性质 | 科研机构 |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机构 | 中科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战略情报研究部 |
情报分析_机构类别 | 科研机构 |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国家 | 中国 |
情报分析_信息类别 | 科学计量评价 |
情报分析_研究主题 | 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文献计量分析及中国研究的影响力 |
情报分析_研究内容 | 1 研究力量分布 发文量前15位的国家及其论文被引情况见表1。美国的发文量和论文总被引频次都居全球之首,在该研究领域占据显著优势地位。从总被引次数、篇均被引频次和高被引论文比例等指标来看,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加拿大等国家空间科学论文的综合影响力较高。 中国在空间科学领域的发文量虽然增长较快,但论文总量及其影响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各指标值在前15国中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目前论文的影响力仅略高于俄罗斯和印度。 表1 空间科学领域发文量前15位的国家及其论文影响力 序号 国家 发文量 (篇) 被引论文所占比例(%) 总被引 次数 (次) 篇均被引 频次 (次/篇) 被引频次≥ 20的论文 (篇) 被引频次≥ 20的论文 所占比例 (%) 被引频次≥ 50的论文 (篇) 被引频次≥ 50的论文 所占比例 (%) 1 美国 58142 95.5 1363942 23.5 21258 36.6 7210 12.4 2 德国 21551 95.6 527643 24.5 7955 36.9 2850 13.2 3 英国 21411 95.4 523211 24.4 7974 37.2 2692 12.6 4 法国 15832 95.3 356251 22.5 5564 35.1 1892 12.0 5 意大利 13556 94.9 295612 21.8 4704 34.7 1520 11.2 6 西班牙 9696 94.8 193028 19.9 3059 31.5 972 10.0 7 日本 9178 93.2 183265 20.0 2537 27.6 836 9.1 8 俄罗斯 8528 80.6 81142 9.5 1148 13.5 321 3.8 9 加拿大 7613 95.5 203424 26.7 2913 38.3 1034 13.6 10 中国 7471 89.1 89681 12.0 1316 17.6 314 4.2 11 荷兰 6746 96.2 167771 24.9 2658 39.4 945 14.0 12 澳大利亚 6341 95.8 135704 21.4 2179 34.4 692 10.9 13 智利 4664 96.4 103480 22.2 1643 35.2 534 11.4 14 印度 4203 86.0 41042 9.8 548 13.0 116 2.8 15 瑞士 4178 96.4 119137 28.5 1789 42.8 672 16.1 平均值 13274 93.4 292289 20.8 4483 31.6 1507 10.5 发文量较多的15个机构依次是马普学会、加利福尼亚大学(含分校)、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加州理工学院、史密森学会、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俄罗斯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亚利桑那大学、剑桥大学、美国能源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索邦巴黎西岱联合大学、西班牙科学研究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的发文量排在第9位,总被引次数、篇均被引频次、被引频次≥20次的论文数均排在第14位,比俄罗斯科学院略高;但被引频次≥50次的论文数及其比例略低于俄罗斯科学院。 根据全部作者统计空间科学研究发文最多的前200位作者的国家分布,结果显示,美国占32.0%、意大利占10.2%、英国占9.7%、德国占7.3%、法国占5.3%、荷兰占4.4%、西班牙占3.9%、日本占3.4%,中国排名第12位,只占1.5%。 根据第一作者国家的论文产出统计,美国的人才队伍规模最大,远超其他国家3倍以上。其次是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俄罗斯等空间科技强国,中国紧随俄罗斯之后,印度在该领域也拥有一定规模的人才队伍。 2 国际研究热点 空间科学研究涉及较多的学科领域有: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多学科、气象学与大气科学、粒子与场物理、航空航天工程、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等。2013年与2004年相比,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方面的研究论文数量增加最多,空间科学研究关于粒子与场物理、生物学的研究论文增长率最高,航空航天工程的论文数量在明显减少。 除所占比例最高的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外,2013年空间科学研究论文涉及较多的其他主要学科领域所占比例,国内外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国外关于粒子与场物理、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生物学和航空航天工程的论文比例高于我国,中国在地球科学多学科、气象学与大气科学方面的空间科学研究比例较高。 图1 国内外空间科学研究涉及的主要学科领域论文百分比对比分析 国际空间科学研究一直重视星系活动及星系演化研究,早期侧重宇宙的原理与观测研究,近期在用数学的方法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方面发展较快,关注高红移星系、超新星、宇宙大尺度结构和流体动力学等(图1)。 根据主要第一作者国家2013年发表的空间科学研究论文的关键词分析可以看出,各国都很关注星系演化和星系活动,此外,美国对高红移星系、超新星、流体动力学、吸积盘等研究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德国更重视数值方法、星际介质、星系运动学和动力学等研究;英国注重数据分析方法与观测宇宙学等;中国比较多的研究太阳耀斑、太阳活动和日冕等;法国侧重数值方法、ISM分子云、天体化学、辐射传输等;意大利关注星系集群、X射线双星、宇宙学原理等研究。 3 我国优劣势分析 通过空间科学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和国内外比较研究,可以看出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1)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实力日益增强。2014年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利用专家打分法,从空间运输、空间利用、空间科学和载人空间活动对各国的空间科技能力进行了比较,排在前5位国家依次是美国、欧洲、俄罗斯、日本和中国。最近10年SCIE收录的我国空间科学研究论文量排名第10位,年增长率是国际平均水平的4.76倍,排名从2004年的第12位上升到2013年的第7位,相关论文的学术影响力略高于俄罗斯和印度。中国在空间科学的太阳活动、地球科学多学科、气象与大气科学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较多优势。 (2)空间科学研究的尺度和方法有待扩展。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空间工程发展迅速,但空间科学研究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相关论文量及其影响力指标在Top15国家中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科学研究的优秀人才队伍尚不及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俄罗斯等空间科技强国。未来研究中我国需追赶国际前沿,继续关注星系的活动和演化研究,加强空间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高红移星系、超新星、宇宙大尺度结构、流体动力学、粒子与场物理、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 |
文献类型 | 快报文章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173/C666/handle/2XK7JSWQ/178125 |
专题 | 地球科学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王雪梅 张志强. 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文献计量分析及中国研究的影响力. 2014.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文献计量分析及中国研究的(81KB) | 快报文章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浏览 请求全文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王雪梅 张志强]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王雪梅 张志强]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王雪梅 张志强]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