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S&T Development Trend Analysis Platform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UNEP发布《2014年排放差距报告》 | |
董利苹 | |
2014-12-01 | |
所属快报 | 气候变化快报 |
出版年 | 2014 |
期 | 23 |
语种 | 中文 |
领域 | 气候变化 |
栏目 | 气候政策与战略 |
中文关键词 | 2014年 ; 排放差距 ; 报告 |
中文摘要 | 2014年11月1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2014年排放差距报告》(The Emissions Gap Report 2014),预测到2030年相对于基准情景的排放差距。该报告指出,应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全球碳中和,并提出了缩小排放差距的减排措施。 |
情报分析_信息发布时间 | 41958 |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性质 | 联合国组织 |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机构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
情报分析_机构类别 | 联合国组织 |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国家 | 联合国 |
情报分析_信息类别 | 气候政策与战略 |
情报分析_研究主题 | 《2014年排放差距报告》 |
情报分析_研究内容 | 《2014年排放差距报告》将排放差距定义为与实现气候目标相一致的2025年和2030年的排放水平与各国履行承诺的情况下预期排放水平之间的差异。 自1990年以来,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了逾45%,并且,科学家们预计,2020年的排放差距将为100亿吨CO2e,2030年则达170亿吨CO2e。2030年,相对于基准情景排放(680亿吨CO2e)而言,差距甚至更大,将达到260亿吨CO2e。 尽管排放差距并没有缩小,但该报告估计,如果充分利用现有的全球减排方法,排放差距是可以缩小的:据估算,2030年减排潜力可达到290亿吨CO2e(相对于基准情景)。该报告指出,若要实现“将气温升幅控制在2 ℃以内”的目标,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到2030年应比2010年的水平减少15%或更多,并且应在2055—2070年实现全球碳中和,这意味着每年的人为CO2排放量届时应该在全球范围内达到零排放的目标。零排放意味着一些剩余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通过相同数量的二氧化碳吸收量或“负”排放(全球自然吸收系统,如森林和土壤等)来加以补偿,从而使因人类活动造成的进入大气的净排放为零。 该报告还关注了国际发展目标和相应的国家层面的发展政策如何产生多重效益,报告指出,可以通过以下措施缩小排放差距:①提高能源效率;②推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化缓解的政策和措施,例如,推广可再生能源发电、降低交通需求和转变交通模式、降低工业领域的工艺相关排放以及推广可持续农业等。 |
原文题名 | The Emissions Gap Report 2014 |
原文链接 | 查看原文 |
文献类型 | 快报文章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173/C666/handle/2XK7JSWQ/178415 |
专题 | 气候变化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董利苹. UNEP发布《2014年排放差距报告》. 2014.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UNEP发布《2014年排放差距报告》.(30KB) | 快报文章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浏览 请求全文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董利苹]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董利苹]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董利苹]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