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TDTAP  > 资源环境科学
UNESCO发布2014年世界水资源发展报告
唐霞
2014-04-01
所属快报资源环境快报
出版年2014
7
语种中文
领域资源环境
栏目水文与水资源科学
中文关键词水资源 ; 新趋势 ; 挑战
中文摘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于2014年3月21日在日本东京举办的“世界水日”庆祝活动中正式发布《世界水资源发展报告2014¬——水与能源》(World Water Development Report 2014 - Water and Energy)。该报告全面概述了世界各地水资源的状态及发展新趋势,通过实例研究来展示如何应对淡水资源方面的挑战。同时,分别从不同的用水领域与地区详细分析水和能源之间复杂的关系,以及二者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情报分析_信息发布时间于2014年3月21日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性质国际组织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情报分析_机构类别国际组织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国家联合国
情报分析_信息类别前沿研究动态
情报分析_研究主题2014年世界水资源发展报告
情报分析_研究内容《世界水资源发展报告》(WWDR)是联合国水机制的一份重要报告,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下的世界水资源评估计划编撰完成。2014版《世界水资源发展报告》紧密围绕联合国“世界水日”(3月22日)的主题——“水和能源”展开讨论。水资源与能源密切相关且高度相互依存。在一个领域做出选择和采取行动,不论是正面还是负面,都会大大影响另一个领域。因此需要多方权衡共同管理,以限制负面影响并促进协同效应。 1 当今的挑战:需要不断扩展服务 地球淡水资源十分有限,而且在空间上分布非常不均,其中只有2.5%的淡水资源能够供人类、动物和植物利用。目前,全球有7.68亿人口仍在使用未经净化改善的饮用水源,据估算25亿人口未能使用得到改善的卫生设施,约有35亿人家中没有安全可靠的自来水。同时,全球超过13亿人没电可用,大约26亿人家中仍在用生物质燃料(薪柴、稻草)做饭。事实上,全球因为空气污染导致室内呼吸系统疾病,供水不足和卫生状况不佳有关的患病人数(如腹泻)居高不下,也已有证据表明与上述缺乏水与能源的人数紧密相关。 2 未来的挑战: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能源和水资源安全对人类发展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目前,能源和水资源面临空前压力,人类、工业企业、生态系统和发展中经济体对两种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由于制造业(400%)、热电行业(140%)、农业和生活(130%)用水需求的增长,到2050年,世界范围内的淡水耗用量还会在目前基础上增加55%左右。因此,全球范围内淡水资源供应将日趋紧张。在此期间,预计40%以上的人口将要生活在水供应严重短缺的地区。现有准确的证据表明,地下水供应正在减少,估计世界范围内约20%的地下水蓄水层都已经被过度开发。世界各地的湿地正在消失和退化,大幅降低了生态系统净化水的能力。 到2035年,全球对能源的需求将会增加三分之一,尤其是印度、中国和中东国家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增加大约占该增产率的60%。到2035年,电力需求预计将增长约70%。经合组织国家(OECD)电力市场建设和消费模式已经比较成熟,对电力需求增长率显著低于非经合组织国家。所以这种增长完全出现在非经合组织与发展中国家,而印度和中国占该增长率的一半以上。 3 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对水资源意味着什么 水资源和能源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水资源提供能源开发的用水,世界90%的电力都是水资源密集型的。根据国际能源机构估计,2010年全球用于能源生产所抽取的水资源约为5830亿m3,约占世界上15%的总取用水量,其中水资源消耗量(即抽取后未返回)为660亿m3。预计到2035年水资源消耗量将提高85%,这反映了电力生产更加耗水和生物燃料不断扩张的趋势。 2035年,预计约16%的能源依赖水力发电,这是最具再生力的能源,且水力发电用水能够回流,维持水循环平衡。目前,全球发电量约80%来自热电厂,并且这些部门都是用水大户。热电厂需要大量的冷却水作为凝汽器或其他热交换器的冷却介质。其中,欧洲电厂冷却用水占总淡水抽取量的43%(部分欧洲国家可能要高于50%)。另据统计,火力发电每年造成大于150~180亿m3淡水污染。生物燃料生产也会与农业和粮食生产竞争和消耗大量水。 4 案例分析 该报告还通过13个典型的案例研究,诠释了通过一些措施可以减缓水和能源危机的微妙关系,并提供一些参考借鉴。下面就重点介绍中国长江流域的三峡工程: 为了防止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中国于1993年动工修建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并于2010年全部完工。该工程的主体结构是高181米的三峡大坝,它不仅调节河流的流量,也在发电、航运等方面发挥作用。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世界第一。 中国的中部和东部地区,洪水的周期性泛滥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在长江中下游三峡工程已经显著提高了防洪能力。2003—2012年期间,三峡大坝累计拦蓄洪水750亿m3。其中2010年,三峡水库实施防洪调度运用,累计拦蓄洪水270亿m3。三峡大坝不仅是水利工程上的奇迹也是长江三峡旅游线路上一道亮丽的人工风景。三峡大坝旅游区以三峡大坝为主体,自面向公众开放以来,每年都有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前来参观游览。2012年,旅游区接待游客超过180万人。 三峡工程是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项目,施工的实际投资和移民安置费用约290亿美元。但是,这些投资成本将通过获得的累积效应很快就能够偿还,特别是减少长江流域的洪水影响等;其他方面如航运(通过水库放水改善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枯水季节的航运条件)、水力发电对于回收成本更具效益。该项目不仅运行水电站,而且还提高了航道的运输能力,这些都显著地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然而,三峡工程也引起了新的环境问题:淹没了大面积的耕地和珍稀植物;长江流域部分干支流的水体自净能力减弱、水质下降;库区改变了长江中下游原来的水生生态系统。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这些新出现的问题并承诺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总之,水资源和能源对可持续发展来说都至关重要,人类必须认识到二者的重要性。能源生产和传输需要利用水资源,特别是水力发电、核电和火力发电。2010年能源生产占了世界提取的淡水资源的15%。相反,大约8%的能源被用于抽水、污水处理和输送水资源等。希望能源领域和水资源领域的政策制定者将能够有所借鉴,从而在将来采取更为综合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加强合作伙伴关系,在解决水与能源挑战的同时,实现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希望世界能够找到同时解决水与能源双重挑战的办法。
原文题名World Water Development Report 2014 - Water and Energy
原文链接查看原文
文献类型快报文章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3/C666/handle/2XK7JSWQ/178500
专题资源环境科学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唐霞. UNESCO发布2014年世界水资源发展报告. 2014.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UNESCO发布2014年世界水资源发展(38KB)快报文章 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唐霞]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唐霞]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唐霞]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UNESCO发布2014年世界水资源发展报告.doc
格式: Microsoft Word
此文件暂不支持浏览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