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S&T Development Trend Analysis Platform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cience文章:颗粒物的健康效应研究需更合适的方法 | |
廖琴 | |
2014-05-01 | |
所属快报 | 资源环境快报 |
出版年 | 2014 |
期 | 9 |
语种 | 中文 |
领域 | 资源环境 |
栏目 | 前沿研究动态 |
中文关键词 | 颗粒物 ; 人体健康 ; “准实验方法” |
中文摘要 | 2014年4月18日,Science杂志发表题为《颗粒物问题》(Particulate Matter Matters)的文章指出,目前评估颗粒物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在方法上还存在局限。为了使人们更准确地认识大气颗粒物对健康的影响,科学家需要考虑使用“准实验方法”(quasi-experimental,QE)进行分析评估。 |
情报分析_信息发布时间 | 41747 |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性质 | 期刊 |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期刊 | Science |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国家 | 美国 |
情报分析_信息类别 | 前沿研究动态 |
情报分析_研究主题 | 颗粒物的健康效应研究 |
情报分析_研究内容 | 2003—2012年,在美国各项重要法规所带来的总效益中,来自于减少空气中颗粒物(PM)所带来的成效占到1/3~1/2。为降低PM制定的法规具有极大的影响力。然而,PM水平与当地居民健康状况的评估数据是否有效,使用的分析模型是否得当,却是值得重新关注的问题。 1 观察性研究的局限性 随机对照实验是研究PM与健康相关性的最佳方法,但此方法在许多具体问题的研究中可行性并不高。因此,在过去的40年中,美国主要依据观察性研究(Observational Studies)的结果对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进行修订。在流行病学和统计学中,观察性研究法用于推测某个因素对研究对象的影响。与随机对照研究不同,在观察性研究的分析过程中,研究者不能主动地把样品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研究大气颗粒物的健康效应时,观察性研究最终呈现的是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在空气污染程度各异的地区居民的健康状况比较。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对结果造成影响的各种因素是混杂存在的。如何控制混杂变量的影响,成为观察性研究无法规避的一大挑战。 2 各取所长的准实验方法 怎样才能更准确地评估人体健康与空气污染的关系?研究人员推荐了准实验方法。与经典实验一样,准实验评估也需要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并比较分析两者的结果差异。但与经典实验不同的是,准实验所附加的处理因素是研究者所不能控制的,比如政策、意外事件和监管行为等。在评估健康与大气颗粒物之间的关系时,准实验致力于将因处理手段的实施而引发的大气颗粒物变化鉴别出来,从而削弱混杂因素或者被忽略的变量所造成的偏差。因此,准实验方法可以被看做兼具随机对照实验和观察性实验特点的研究方法。 不过,只有满足一定的前提,使用准实验方法才可能得到更可信的评估结果:在使用准实验方法进行研究时,对实验和分析模型的设计要求更加严格,研究者需要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可见协变量的值或者影响效果达到同一水平,以排除这些可见协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而对于难以观察的协变量,也需先证明其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本就十分接近,不会干扰实验结果。近年来,准实验分析方法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3 更完善的科研和更实用的政策 许多研究表明大气颗粒物对人们的健康不利,可能缩短寿命或者增加患病几率。然而,大气颗粒物和健康之间量化的具体关系仍需要进一步确认,降低PM含量所能够带来的具体效益其程度也有待更准确的评估。 首先,奥巴马政府开始评估过去的法规,统计其在实践中的具体效果,分析花费高额代价来减少大气颗粒物的成果是否和预期一样显著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然后以此作为参考调整旧的政策和出台新的政策。其次,研究人员将通过两个问题进一步明确PM与健康之间的关系:①PM的剂量曲线是什么样的?比如把每立方米空气中的PM从12μg降低到10μg,或者从14μg降低到12μg,哪个对提高健康的收益更大?②大气颗粒物的成分很复杂,需要进一步了解PM2.5的成分及其排放源,明确治理目标,以免增加不必要的治理成本。这些科学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政府制定更实用的环境政策。 |
参考文献 | [1] Francesca Dominici1, Michael Greenstone, Cass R. Sunstein. Particulate Matter Matters. Science. |
文献类型 | 快报文章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173/C666/handle/2XK7JSWQ/178535 |
专题 | 资源环境科学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廖琴. Science文章:颗粒物的健康效应研究需更合适的方法. 2014.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Science文章:颗粒物的健康效应研究(32KB) | 快报文章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浏览 请求全文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廖琴]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廖琴]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廖琴]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