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TDTAP  > 资源环境科学
Scientific reports:中国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导致沿海生态系统“不可逆转”严重退化
王金平 张志强
2014-09-01
所属快报资源环境快报
出版年2014
17
语种中文
领域资源环境
栏目生态科学
中文关键词经济 ; 生态系统 ; 退化
中文摘要中国13亿人口迅速从分散的农业社会转变为主要以沿海地区为活动中心的工业经济社会。1978年经济改革以来,中国经历了空前的经济发展,中国经济的中心进一步向沿海地区聚集。包括污染和渔业在内的许多指标显示,经济发展对沿海生态系统造成了重大负面影响。 2014年8月8日,英国《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发表题为《中国经济发展与沿海生态系统变化》(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oastal ecosystem change in China)的文章指出,虽然中国总人口保持稳定,但是1978年经济改革以来旺盛的经济增长促使中国沿海海洋生态系统以惊人的速度退化。
情报分析_信息发布时间41859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性质期刊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期刊《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国家英国
情报分析_信息类别科技规划与政策
情报分析_研究主题中国经济发展与沿海生态系统变化
情报分析_研究内容1 研究方法简介 理解经济发展和环境退化之间的关系是环境科学和生态经济领域重要的内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理论认为,早期经济增长时期,人类对环境的影响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增长,但是随着人均收入达到一个阈值(即拐点,源自技术革新因素)的时候,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会随着人均GDP增长而降低,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与人均GDP的关系整体呈一个“倒U字”形曲线。研究当前EKC“倒U字”拐点出现与否以及出现的时间,以此了解中国沿海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退化的关系。 2 数据分析结果 本研究系统收集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中国经济、人口和各种人类影响因素的4个类别15个指标数据(见表1),利用这些数据,定量化研究了中国沿海地区的人口、经济和人类对环境影响的整体趋势。 (1)1978年经济改革开始时沿海GDP占全国GDP的约50%,2010年上升到约60%,而中国沿海人口从1978年的4亿人增长至2010年的5.9亿人,相比于沿海GDP的增长,沿海人口的增长率很小(平均约1.5%)。1950—1978年,沿海GDP增加了不到3倍,而1978—2010年增长了超过18倍。其中,2010年沿海将近15%的GDP来自海洋及海洋相关产业,6%的GDP来自直接消费海洋物种和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产业。 (2)在15个影响要素中,一些要素(化肥施用量、CO2排放量、海水养殖栖息地变化和海洋货运)与GDP增长轨迹相同。另一些影响要素(专属经济区渔业、全球渔业、渔业生产导致的栖息地变化、沿岸开垦和海洋客运)也有所增长,但增长率不高。 (3)在经济增长与人类对生态系统影响的时空关系方面。时间序列分析显示,9种国家尺度的要素(专属经济区渔业、全球渔业、流域过度使用化肥、CO2排放、盐场变化、海洋生物养殖、海上客运、近海货运和远洋货运)中有6种要素(专属经济区渔业、流域过度使用化肥、CO2、全球渔业、盐场变化和海洋生物养殖)与人均GDP呈“倒U字型”关系,转折点即为人类对环境影响的“阈值”,GDP超过“阈值”,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率降低。 (4)沿海生态系统退化的趋势。中国沿海生态系统明显地受到加速的人类活动影响的破坏。中国近海的自然环境已经改变,表面海水温度和无机氮含量在4个近海(渤、黄、东和南海)显著增加,相比之下,海水溶解氧和硅酸盐整体含量下降,盐度和磷酸盐含量基本稳定。 表1 本研究采用的指标数据指标 类别 指标 1 渔业  专属经济区渔业  全球渔业 2 废物排放  流域过度使用化肥  流域生物化学需氧量(BOD)  沿海污水  近海垃圾倾倒  近海油田废水  CO2排放 3 栖息地变化  盐场变化  海水养殖  海岸及近海开垦(上海市数据)  海岸及近海开垦(江苏省数据) 4 海洋运输  海上客运  近海货运  远洋货运 3 研究结论 该研究对中国沿海经济开发加速沿海生态系统退化这一论断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20世纪50年代到1978年,中国沿海生态系统变化很小,1978年之后开始加速衰退。经济增长加快了中国沿海生态系统的破坏,而中国的人均GDP依然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在没有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前提下,持续的经济增长会对中国沿海生态系统造成更严重的破坏。 (1)通过计量经济学分析,该研究发现中国沿海人类对生态系统影响的各种“U字型”转折点—“阈值”有些已经超过了抛物线的最高点(如化肥因素和盐场因素),而CO2排放和海洋生物养殖的“阈值”对应的人均GDP很高(分别为11202美元和6869美元),这意味着在很久的将来这些要素对近海生态影响的拐点才能出现。如果没有其他有力措施的干预,按照这种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沿海生态系统持续遭到破坏,甚至是不可逆转的破坏。 (2)中国沿海的人类影响和经济增长存在着很强的正相关关系,这种正相关关系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都是一致的,图1为所述的4大类别15种影响要素(表1)与中国沿海生态系统的正相关关系。 图1 中国沿海生态系统与15种人类影响要素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注:a:渔业。b:废物排放。c:栖息地变化。d:海洋运输。 (3)近年来的经济增长是中国沿海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的原因。中国整体的环境趋势是沿着发达国家以往的发展轨迹,然而中国沿海的一些生态系统影响因素已经超过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历史最大限度,中国沿海资源相对于经济需求显得难以承受。 (4)中国的人均GDP依然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很多指标的“倒U型”拐点尚未出现,这意味着,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持续的经济增长将继续导致对沿海生物多样性更加严重的破坏。 (5)19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沿海环境保护措施,包括海洋环境保护立法、休渔期、建立海洋保护区和资助海岸带研究与修复。不幸的是,这些措施常常因与经济发展产生矛盾,而难以执行。例如:中国海洋保护区尽管依法进行保护,但是经常被作为其他用途使用;保护区的建立和管理职能往往由当地政府负责,而当地政府更重视当地的经济利益而非环境保护目标;中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并不是全方位的,也并不严格,在很多情况下这些法规是被忽略的,在环境保护中是无效的;中国海岸带区域缺乏一个系统的国家级的环境管理系统。 4 该研究对我国沿海生态系统保护提出建议 (1)建立一个更加强有力的环境保护标准(包括长期的和系统的计划)。 (2)转变过去30多年来一直奉行的短期经济发展目标优先导向的战略,转为考虑如何让生态系统服务支撑经济增长,从而才能促进沿海生态系统的保护。 (3)为了平衡经济增长和中国沿海生态系统承载力,创新的、综合的“人类—海洋生态系统”健康评估将会是下一步一个重要的工作,正如近期开展的全球海洋健康指标评估和巴西的海洋健康指标评估。 (4)中国在这方面需要创新和领导力,以摆脱困扰历史上其他国家发展过程中忽视自然环境资源而带来的问题。
原文题名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oastal ecosystem change in China
原文链接查看原文
文献类型快报文章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3/C666/handle/2XK7JSWQ/178612
专题资源环境科学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金平 张志强. Scientific reports:中国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导致沿海生态系统“不可逆转”严重退化. 2014.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Scientific reports:中(168KB)快报文章 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金平 张志强]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金平 张志强]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金平 张志强]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Scientific reports:中国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导致沿海生态系统“不可逆转”严重退化.doc
格式: Microsoft Word
此文件暂不支持浏览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