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TDTAP  > 资源环境科学
国际海底热液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王金平
2015-03-01
所属快报资源环境快报
出版年2015
5
语种中文
领域资源环境
栏目科学计量评价
中文关键词海底热液 ; 研究文献 ; 计量分析
中文摘要为从定量化的角度了解国际海底热液研究的整体状况,本文以SCIE数据库为基础,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国际海底热液研究文献的年代、国家、机构以及研究热点分布等进行了分析。整体数据为1975—2013年SCIE数据库中“海底热液”相关研究论文5822篇。从整体论文年度变化来看,海底热液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迅速升温,90年代初增长最为迅速,之后整体呈稳步增长态势,2013年达到顶峰,有406篇相关研究论文被SCIE数据库收录。
情报分析_信息发布时间2015年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国家中国
情报分析_信息类别科学计量评价
情报分析_研究主题国际海底热液研究文献
情报分析_研究内容1 主要研究国家 在发文量方面来看,美国在海底热液研究论文占绝对优势,数量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在其他国家中,法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的发文量较多,均超过500篇。中国发文量为342篇,排在第7位。分析发现:篇均被引频次最高的国家是荷兰、美国和瑞士,篇均被引频次均超过30次/篇;被引频次≥50次的论文数占比最高的国家是美国、瑞士、荷兰、澳大利亚、英国和德国,见图1。 图1 各国海底热液相关论文的相对影响力对比 2 主要研究机构 在机构发文量方面,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俄罗斯科学院等机构发文量较多,中国的机构中,中国科学院排在16位。分析发现:篇均被引最高的机构是俄勒冈州立大学、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华盛顿大学、美国地质调查局、德国马普学会和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这些机构的篇均被引频次均超过40次/篇;在高被引论文放面,德国马普学会、华盛顿大学、俄勒冈州立大学、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美国地质调查局和美国罗特格斯州立大学,均有超过25%的论文被引频次达到或超过50次,见图2。 图2 海底热液主要研究机构被引频次和高被引论文情况 2 研究热点变化 从有效关键词统计来看,热液喷口、硫化物、深海、大洋中脊等是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其中,热液喷口的出现频次最高,达486次。深海、硫化物、大洋中脊和大西洋中脊的出现频次也均超过了100次。 为了了解海底热液研究的热点变化情况,将1991年至2013年划分为5个阶段,对其各阶段的主要关键词进行了统计。 统计发现,1991年-1995年主要有效关键词有:硫化物(Sulfide)、古细菌(Archaea)、超嗜热菌(Hyperthermophile)、胡安德富卡洋中脊(Juan de Fuca Ridge)、深海蠕虫(Alvinellidae)、细菌(Bacteria)、静水力学(hydrostatic)、压强(Pressure)、洋中脊(Midocean ridge)、海山(Seamount)和稳定同位素(Stable isotopes)。 1996-2000年主要有效关键词有:热液喷口(Hydrothermal vents)、硫化物(Sulfide)、深海(Deep sea)、大洋中脊(mid-ocean ridges)、古细菌(Archaea)、大西洋中脊(Mid-Atlantic Ridge)、东太平洋海隆(East Pacific Rise)、蛇纹石(Ophiolite)、嗜热生物(Thermophile)、超嗜热生物(Hyperthermophile)、深海热液喷口(Deep-sea hydrothermal vent)、锰壳(Manganese crusts)。 2001-2005年主要有效关键词有:热液喷口(Hydrothermal vents)、硫化物(Sulfide)、深海(Deep sea)、大洋中脊(Mid-ocean ridges)、嗜热生物(Thermophile)、洋壳(oceanic crust)、热液系统(hydrothermal systems)、稳定同位素(Stable isotopes)、细菌(Bacteria)、深海热液喷口(Deep-sea hydrothermal vent)、大洋钻探(Ocean Drilling Program)、东太平洋海隆(East Pacific Rise)、大西洋中脊(Mid-Atlantic Ridge)、冷泉(cold seep)、流体包裹体(fluid inclusions)、甲烷(Methane)。 2006-2010年主要有效关键词有:热液喷口(Hydrothermal vents)、深海(Deep sea)、硫化物(Sulfide)、大西洋中脊(Mid-Atlantic Ridge)、深海偏顶蛤(Bathymodiolus)、大洋中脊(mid-ocean ridges)、东太平洋海隆(East Pacific Rise)、热液系统(hydrothermal systems)、冷泉(cold seep)、深海热液系统(Deep-sea hydrothermal vent)、稳定同位素(Stable isotopes)、热液蚀变(Hydrothermal alteration)、胡安德富卡洋中脊(Juan de Fuca Ridge)、共生现象(Symbiosis)、细菌(Bacteria)、太古宙(Archean)、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s)。 2011-2014年,主要有效关键词有:热液喷口(Hydrothermal vents)、深海(Deep sea)、硫化物(Sulfide)、大西洋中脊(Mid-Atlantic Ridge)、深海热液喷口(Deep-sea hydrothermal vent)、嗜热生物(Thermophile)、冷泉(cold seep)、大洋中脊(mid-ocean ridges)、深海偏顶蛤(Bathymodiolus)、蛇纹石化(Serpentinization)、稳定同位素(Stable isotopes)、沉积物(Sediments)、俯冲(Subduction)、共生现象(Symbiosis)、细菌(Bacteria)、热液蚀变(Hydrothermal alteration)、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s)、热液系统(hydrothermal systems)、铁(Iron)、洋壳(oceanic crust)、分类学(Taxonomy)、痕量元素(Trace elements)。 从各年代段的关键词可以看出,热液喷口、硫化物和嗜热生物等是持续的研究热点;大洋中脊、大西洋中脊、太平洋海隆和胡安德富卡洋中脊等是热液研究最为密集的地点;热液研究在近年来逐渐开始关注铁锰结核等矿物的研究和块状硫化物的研究。
文献类型快报文章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3/C666/handle/2XK7JSWQ/178852
专题资源环境科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金平. 国际海底热液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2015.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国际海底热液研究文献计量分析.doc(148KB)快报文章 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金平]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金平]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金平]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国际海底热液研究文献计量分析.doc
格式: Microsoft Word
此文件暂不支持浏览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