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TDTAP  > 地球科学
SEI和SRC联合发布《北极适应力报告2016》
张树良
2017
所属快报地球科学快报
出版年2017
1
语种中文
领域地球科学
栏目战略规划与政策
中文关键词北极 ; 适应力
中文摘要2016年11月中旬,瑞典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SEI)和斯德哥尔摩适应力中心(SRC)联合发布《北极适应力报告2016》,报告基于适应力概念的解析,就如何正确认识北极变化、如何应对北极变化和如何提升北极适应力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思路,对于全球共同应对北极变化乃至全球变化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性质政府机构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期刊《北极适应力报告2016》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机构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SEI)和斯德哥尔摩适应力中心(SRC)
情报分析_机构类别政府机构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国家瑞典
情报分析_信息类别战略规划与政策
情报分析_研究主题北极适应力
情报分析_研究内容北极目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多个方面迅速发生变化,这将对人和生态系统带来重大影响。为采取有效措施及北极适应力时应对北极变化,2011年北极理事会发起为期3年(2011—2013年)的“北极适应力计划”,旨在就强化北极适应力问题,推动北极国家和原住民之间的对话以及不同北极科学研究组织之间的合作,共同应对北极变化。该计划由瑞典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SEI)和斯德哥尔摩适应力中心(SRC)负责,《北极适应力报告2016》(Arctic Resilience Report 2016)即是“北极适应力计划”的最终成果。本文分四个方面对该报告的主要成果进行介绍。 1 关于北极变化的认识及挑战 报告认为,海冰数量减少、格陵兰冰盖范围缩减、新的航海通道被开辟、原住民的生存日益受到威胁等正在迅速发生的变化之间都是密切关联的,其变化驱动力主要来自外部,包括地球物理因素、生态因素以及人为因素。长期以来,不能很好地认识和理解上述变化本身及其发生机制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从统一体系的视角来审视变化过程。同时,北极的复杂性也使得监测和预测其变化十分困难,阻碍认识北极变化的其他重要挑战还包括:有关北极的认识往往因为领域或部门界限而被碎片化;对于提升当地社区适应力力至关重要的原住民所掌握的知识往往未被纳入科学研究。 为克服上述挑战,提升对北极变化的认识水平,报告提出了全面认识北极变化的社会-生态系统框架,该框架关键在于将人类视为整个自然系统的基础性因素,并且认为其影响是不断扩大的。该框架将整合有关北极变化的不同类型的知识,有助于确定变化的驱动因素、不同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所采取的响应战略存在的不足,从而制定更为有效的举措来提升北极适应力。 2 北极变化的驱动力以及对北极变化的响应 报告分析了北极目前正在发生一系列变化,从无海冰夏季的出现到不同北极渔业的崩溃,再到地貌的彻底改变,上述变化显著影响到生物的生存、气候稳定性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进而影响到对北极及以外地区十分重要的从气候调节到营养供给的众多生态系统服务。 报告分析认为,上述变化受到多种作用的驱动,驱动机制主要以外部机制为主,其中最为显著的是人为因素的气候变化、还有资源开发、渔业及旅游业发展等。 报告认为,大部分北极变化的风险都在加剧,但对于不同北极国家而言,所面临的变化的风险存在差异。同时,分析表明,气候变化是导致北极变化的重要驱动机制,这意味着,降低上述变化风险需要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有更强有力的行动,这种行动并不仅仅只来自北极国家,更需要通过全球的努力。此外,分析还显示,许多变化存在类似的驱动机制,因而,一些变化可能触发其他变化或增加其他变化发生的可能性。 报告强调,在设计构建自然资源管理体系、政策及计划的同时应当充分考虑变化的风险,从而有助于提升北极适应力。报告通过案例分析与系统比较,明确了有助于提升北极适应力的4个关键要素:①自组织能力;②应对变化举措的多样性;③学习与整合不同知识的能力;④确定非预期结果和不确定性的能力。 3 应对和控制北极变化的政策背景 报告认为,既然人为因素是导致北极变化的首要因素,那么制度就在指导决策和人的行动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制度有助于确定统一的政策问题、汇集必需的知识、创建规则和制度以引导响应行动、调配所需资源以及促进相关行动的落实。 作为目前北极地区唯一的高水平政策论坛,北极理事会在处理有关北极地区重大社会及环境问题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报告回顾了20年来北极理事会在相关决策制定方面的发展,报告总结认为,北极理事会持续关注了驱动全球变化特别是北极变化的3大因素:跨境污染、气候变化以及自然资源需求及与之相关联的采矿业发展。为应对北极变化,北极理事会一直致力于通过改进其工作机制来解决新的挑战。 报告认为,未来北极理事会应当关注北极变化相关问题之间的关联,从更为系统的角度,统一审视不同问题,这样才能支持更为统一和有效的战略的开发。北极理事会将继续在政治格局演化和新知识挑战涌现的背景下,发挥重要作用。北极决策制定和管理系统目前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提升学习并将其转化为行动的速度和效率以响应北极地区快速的变化。报告强调,面向北极的决策制定结构和管理战略基础对于北极地区如何应对气候、生态系统、政治、经济内部或外部变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 构建和提升北极适应力 报告认为,适应力是能够培育和强化的,如果能够正确认识适应力的关键要素及其在特定背景下的具体表现,就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强化每一要素并弥补任何不足。报告认为,认识适应力相关要素的有效方式之一是将其视为不同的资本形式,报告提出了决定适应力的7种关键资本形式:自然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基础设施、金融资本、知识资产和文化资本。上述适应力要素是相互关联的,应当将其视为一体的互补资源,不同的背景决定了其具体的组合形式。 报告指出,对北极适应力相关要素的评估与监测目前尚处于早期阶段。未来需要开发新的评估体系,该体系同时还应能被用于评估不同的政策措施及其对适应力提升的影响。报告同时强调,仅仅认识上述一体化资源是构建和提升适应力的前提是不够的,还应关注如何激发适应能力。报告认为激发适应能力的2个关键要素为:制度建设和社会与环境空间。 报告还探讨了如何将对适应力问题的分析转化为切实的行动。报告提出了评判旨在支持适应力构建的评估活动、计划、实践或战略是否合理的6个基本原则:①目标是否明晰;②不同知识是否被有效整合;③是否鼓励当地社区的参与;④是否建立了不同层级之间的联系;⑤社会学习是否被推动;⑥文化因素是否被纳入考虑。 报告强调,北极适应力构建的努力和实践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赖于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和应用。同时,提升北极适应力离不开各方的努力,需重视不同力量之间的平衡、公正以及当地层面的需求,为此,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方法都是必需的。不仅如此,还需要官方及非官方等不同机构的参与,充分发挥其互补作用。 报告最后指出,北极适应力构建是北极地区所面临的十分紧迫的问题。北极社区及生态系统适应力构建不仅仅取决于北极地区人民的承诺和构想,还离不开北极地区各国政府及其合作伙伴的支持,最重要的是,北极地区需要明确挑战所在,在其制度框架下,自主发现解决方案。
原文题名Arctic Resilience Report 2016
原文链接查看原文
文献类型快报文章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3/C666/handle/2XK7JSWQ/180215
专题地球科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树良. SEI和SRC联合发布《北极适应力报告2016》. 2017.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树良]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树良]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树良]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