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S&T Development Trend Analysis Platform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Nature:20世纪全球缺水之路的区域轨迹 | |
吴秀平 | |
2017 | |
所属快报 | 资源环境快报 |
出版年 | 2017 |
期 | 1 |
语种 | 中文 |
领域 | 资源环境 |
栏目 | 水文与水资源科学 |
中文关键词 | 空间灌溉地图 ; 国家价值导向 ; 水文 |
中文摘要 | 水资源短缺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但是鲜有人知道水资源是如何随着时间变化。2016年12月9日,Nature在线发表题为“世界缺水之路-20世纪水资源短缺、用水压力及其可持续发展路径”(The world’s road to water scarcity: shortage and stress in the 20th century and pathways towards sustainability)一文。来自芬兰阿尔托大学水资源开发研究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下水国家研究中心、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德国卡塞尔大学及德国波恩大学科研人员开展研究,提供了对整个20世纪蓝色水消耗、可再生淡水可用性和水资源短缺的连续区域轨迹的第一次评估。这项研究最大的亮点是引入明确的空间灌溉地图而不是国家价值导向,这导致对一些大国的灌溉位置和程度会有较大差异。 |
情报分析_信息发布时间 | 2016年12月9日 |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性质 | 期刊 |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期刊 | 自然 |
情报分析_信息类别 | 会讯 |
情报分析_研究主题 | 缺水之路 |
情报分析_研究内容 | 文中水资源短缺定义为“低的人均可用性”,用水压力定义为“相对于水资源获得性的高耗水”,这暗示了对水资源的人类用水需求以及过度的水资源消耗。研究指出1900~2000年期间水资源消费增加了四倍,水资源短缺的人口数量从20世纪的24亿(占全球人口的14%)增加到21世纪的38亿(占全球总人口的58%)。所有的区域轨迹显示水资源缺乏呈现增长趋势。研究引入缺乏轨迹基模、形状概念(scarcity trajectory archetypes and shapes),描述水资源短缺的历史发展,并提出缓解水资源短缺和增加可持续性的措施,建议把资源缺乏轨迹和其他数据库相联系进一步深刻理解历史和未来资源缺乏驱动力,从而更好地帮助解决这些不断变化所带来的资源挑战。 (吴秀平 编译) 原文题目:The world’s road to water scarcity: shortage and stress in the 20th century and pathways towards sustainability 来源:http://www.nature.com/articles/srep38495 |
原文题名 | The world’s road to water scarcity: shortage and stress in the 20th century and pathways towards sustainability |
原文链接 | 查看原文 |
文献类型 | 快报文章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173/C666/handle/2XK7JSWQ/180236 |
专题 | 资源环境科学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吴秀平. Nature:20世纪全球缺水之路的区域轨迹. 2017.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吴秀平]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吴秀平]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吴秀平]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