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TDTAP  > 气候变化
中国学者率先证实大气中的铁酸溶解过程
廖琴
2017-04-01
所属快报气候变化快报
出版年2017
7
语种中文
领域气候变化
栏目前沿研究动态
中文关键词中国学者 ; 铁酸 ; 溶解
中文摘要2017年3月1日,《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发表题为《空气污染与气溶胶相互作用为海洋生态系统提供更多的生物可利用铁》(Air Pollution–Aerosol Interactions Produce More Bioavailable Iron for Ocean Ecosystems)的文章,首次从大气外场观测实验中证实了铁酸溶解过程,指出人为污染形成的酸性物质可以溶解颗粒物中的不可溶铁(Fe),这些颗粒物在沉降到海洋中以后,可为海洋表面的浮游生物提供铁营养物质,从而有可能提高海洋吸收温室气体的能力。
情报分析_信息发布时间2017年3月1日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性质期刊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机构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国家中国
情报分析_信息类别前沿研究动态
情报分析_研究主题大气中的铁酸溶解过程
情报分析_研究内容长期以来,科学家就提出了铁溶解假说,即人为污染物和天然排放物形成的酸能够溶解大气颗粒物中的不可溶铁,从而提高向海洋供应的生物可利用铁。然而,实地观测还没有能提供证实这一假设的直接证据。中国山东大学和英国伯明翰大学(University of Birmingham)等机构的科学家在位于中国大陆和朝鲜半岛之间的黄海海域采集了18个大气气溶胶颗粒样本,利用纳米二次离子质谱(NanoSIMS)和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等单粒子分析技术发现,在大气中停留1~2天后,钢铁工业和燃煤产生的含铁颗粒的表面包裹着一层厚厚的硫酸盐,并进一步发现该硫酸盐包裹层中含有可溶解的硫酸铁。而从钢铁厂和发电厂分别收集的富铁颗粒物和粉煤灰颗粒物中未检测到可溶解的铁。由于东亚地区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大部分来自燃煤和工业排放,而北半球大部分的硫酸盐是由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硫经过二次化学反应所形成,所以研究者认为黄海上空中发现的含可溶解性铁的硫酸盐来自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硫。 该研究用大气外场观测样品率先为铁的酸溶解假说提供了证据,因为没有其他的大气来源或过程会导致这些硫酸铁的形成。这种“新的”生物可利用的铁营养物质有可能会促进海洋表面微生物的生长,并增加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从而抵消部分全球变暖。展望未来,自然或人为过程排放的酸性气体物质和大气酸度的变化将影响铁溶解过程,进而影响海洋中的可溶性铁。因此,地球化学模型需要捕捉这一过程,以更好地理解空气污染与大气铁循环和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的相互作用。
原文题名Air Pollution–Aerosol Interactions Produce More Bioavailable Iron for Ocean Ecosystems
原文链接查看原文
参考文献
文献类型快报文章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3/C666/handle/2XK7JSWQ/180406
专题气候变化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廖琴. 中国学者率先证实大气中的铁酸溶解过程. 2017.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廖琴]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廖琴]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廖琴]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