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TDTAP  > 地球科学
Nature:地核和地幔以无序方式分离
刘文浩
2018-03-01
所属快报地球科学快报
出版年2018
5
语种中文
领域地球科学
栏目前沿研究动态
中文关键词地核 ; 地幔 ; 无序方式分离
中文摘要2018年1月24日,《自然》(Nature)杂志刊发文章《羽状地幔中保存的地核形成早期的高压证据》(Early episodes of high-pressure core formation preserved in plume mantle)称,钨和氙的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表明,地球的地核与地幔的分离过程并不是一个有序的过程。
情报分析_信息发布时间2018年1月24日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性质期刊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期刊《自然》(Nature)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国家美国
情报分析_信息类别前沿研究动态
情报分析_研究主题地核和地幔分离
情报分析_研究内容地球形成过程中致密的铁质金属向内沉没,形成地核的最初模型,大量的硅酸盐地幔则浮在表面,这是传统观点中对地球地核和地幔分离过程的描述。但是,来自美国华盛顿卡耐基研究所(Carnegie Institution of Washington)的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地幔和地核的分离过程并不是这样一种有序的过程。研究人员利用对夏威夷的火山热点的钨(tungsten)和氙(xenon)同位素研究数据发现,地核与地幔分离过程中的碘(iodine)与羽状地幔样品中的氙同位素有着重要关系。此外,研究还表明如果新生的地核在地幔最深处分离,那么地幔中会存在钨和氙同位素证据。 碘-129是不稳定的,为了获得稳定性,会衰变成氙-129。研究人员重建了地核与地幔分离的极端条件,并确定了碘在金属性地核与硅酸盐地幔中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提出了高温高压环境下液态铁合金和液态硅酸盐发生分离的测量方法,并发现了现代岩石中的氙同位素异常。研究人员认为,在早期,高压的地核形成过程中产生了碘和钚(PU),随着压力的变大,碘变得更加亲铁,因此经历了高压地核形成的地幔部分会有大量的碘/钚亏损,这些地幔正是现代深层玄武岩中观测到的氙和钨异常的原因。由于早期高压地核所在地幔的密度更大,因此研究人员预测,氙和钨同位素的特征与地幔的稠密区域会有关联。正是因为致密的地幔很难被影响,故而能够保留古老的氙和钨同位素特征。 研究人员称,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地幔中确实存在高密度区域,即所谓的超低速度区和大的低剪切速度区。该项研究将以往这些发现较好地联系在了一起,并提供了了解地球深部过程的新思路。
原文题名Early episodes of high-pressure core formation preserved in plume mantle
原文链接查看原文
文献类型快报文章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3/C666/handle/2XK7JSWQ/181112
专题地球科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文浩. Nature:地核和地幔以无序方式分离. 2018.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刘文浩]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刘文浩]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刘文浩]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