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S&T Development Trend Analysis Platform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北极云层对空气污染高度敏感 | |
李恒吉 | |
2018-03-01 | |
所属快报 | 资源环境快报 |
出版年 | 2018 |
期 | 5 |
语种 | 中文 |
领域 | 资源环境 |
栏目 | 环境科学 |
中文关键词 | 北极云层 ; 空气污染 ; 高度敏感 |
中文摘要 | 2018年1月3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资助的一项研究表明北极云层比起低纬度地区对于污染更敏感,北极的云层就像北极的生态系统一样,很脆弱。而且北极的云层对于北极的生态系统影响很大。 |
情报分析_信息发布时间 | 2018年1月3日 |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性质 | 学会/协会 |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机构 |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 |
情报分析_机构类别 | 学会/协会 |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国家 | 美国 |
情报分析_信息类别 | 前沿研究动态 |
情报分析_研究主题 | 空气污染敏感 |
情报分析_研究内容 | 1870年俄罗斯的一名探险家在贫瘠的格林兰岛发现了霾,这一发现颠覆了传统知识中关于北极不可能形成霾的认识,这一首次记录的证据表明了北半球的空气污染在继续往北极移动,这一大尺度的移动,降低了北极的空气质量。现在,来自犹他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北极的云层对于空气污染物异常敏感,从北半球漂流过去的污染物极容易刺激北极空气形成云层,这些云层像毯子一样导致北极进一步变暖。科学家解释说,早期的记录显示,北半球低纬度的污染物的移动速度很慢,需要大约15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移动到北极区域,一旦到达北极区域,因热空气与冷空气的接触,导致污染空气被置于北极一时难以消散。这些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来自于东北亚与欧洲北部。 如何量化研究北极地区空气污染与云层之间的关系当前较为困难,科学家只能通过无人机等工具飞越云层来分析空气的污染成分,但这种方式无法进行大尺度研究,卫星图像可以粗略地探测空气中的气溶胶污染,但是云层有叠加的情况存在,要分析叠加云层的状况很难。科学家只能通过大气模型进行实验室模拟的方式进行研究,科学家利用全球污染源的清单,模拟空气污染流动情况,得出的结论较为客观。 研究发现,北极云层比其他纬度的云层对于空气污染的敏感度要高2到8倍。科学家对森林大火导致的污染与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进行比较发现,人类活动导致的慢性持续污染的程度要高于森林大火等短期高强度污染带来的危害。 |
原文题名 | Arctic clouds highly sensitive to air pollution |
原文链接 | 查看原文 |
文献类型 | 快报文章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173/C666/handle/2XK7JSWQ/181136 |
专题 | 资源环境科学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李恒吉. 北极云层对空气污染高度敏感. 2018.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李恒吉]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李恒吉]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李恒吉]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