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S&T Development Trend Analysis Platform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的地质及地球物理背景 | |
赵纪东; 张志强 | |
2008-08-01 | |
所属快报 | 地球科学快报 |
出版年 | 2008 |
期 | 15 |
语种 | 中文 |
领域 | 地球科学 |
栏目 | 汶川地震 |
抽取中文关键词 | 青藏高原 ; 龙门山边缘 ; 地质特征 ; 地形高且 ; 薄弱层韧性 |
中文摘要 | 2008年5月12日,青藏高原东部的龙门山边缘发生了里氏7.9级地震。这一事件发生的背景是青藏高原的长期隆升和东扩。该地区拥有很多地质特征,但并不以活动性、汇聚性的造山带为主。其地质特征包括:陡峭的前陆(地形高差>4 km),但缺少大规模低角逆冲断层;地形高且年轻(最多约1500万年),地壳变厚但全球定位系统(GPS)测定的地壳收缩速度低(<3 mm/a);没有同期的前陆沉降。因此,研究人员认为,青藏高原东部下方的地壳增厚是深部地壳在一个薄弱层(低粘度)韧性增厚的结果,而不是上部地壳的大规模收缩。整个龙门山在晚新生代的收缩可能至少有10~20 km,同时,主要为了平衡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间的不同地表隆起,龙门山发生了褶皱及断层运动。5月12日的地震可能反映出了青藏高原东部相对于四川盆地的长期隆起,以及伴随的低速收敛和右滑。GPS所测定的5月12日地震事件周边地区的相关数据表明,这样的地震事件平均约每2 000~10 000年发生一次。 |
参考文献 | [1] A geological and geophysical context for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of 12 May 2008, Sichua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ttp://www.gsajournals.org/perlserv/?request=get-document&doi=10.1130%2FGSATG18A.1 [2] MIT shows China quake was rare event http://web.mit.edu/newsoffice/2008/quake-china-0630.html [3] 一次万年罕见的地质学事件http://www.csi.ac.cn/manage/html/4028861611c5c2ba0111c5c558b00001/_content/08_07/10/1215668489288.html |
文献类型 | 快报文章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173/C666/handle/2XK7JSWQ/252012 |
专题 | 环境与发展全球科技态势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赵纪东,张志强. 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的地质及地球物理背景. 2008.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赵纪东]的文章 |
[张志强]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赵纪东]的文章 |
[张志强]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赵纪东]的文章 |
[张志强]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