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动态监测快报

2022年第16期

SEI:城市可持续发展度量指标及方法

2022年8月10日,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SEI)发布《城市可持续发展度量》(Urban sustainability metrics)简讯,介绍了不同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并概述了城市如何衡量其可持续发展表现,展望了未来可持续城市的愿景。

城市是具有多种特征的实体,其规模、人口密度、气候、法律能力和人口需求在物质、社会、经济和情感方面各不相同,城市也是向可持续未来过渡的关键。政府部门可以利用治理城市的权利,推动城市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将需要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诊断,并优先考虑需要更迫切关注的维度和领域。

城市可持续发展框架提供了城市发展状态和可持续水平的标准。对一个城市表现的准确评估将为支持可持续转型变化的理论提供信息。城市可以利用可持续发展指标来确定其主要发展的短板,以及需要在哪些方面采取行动以最有效地取得进展。自2005年以来,以指标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评估和报告系统已在城市中使用,他们通常在环境、社会和经济等至少三个主题中构建评价指标。这些主题可以扩展为其他主题,如治理、文化、遗产和空间等。为使其完全具有可操作性,指标应是具体的、可衡量的、可实现的、相关的和有时限的。尽管主题通常被视为具有相似的权重,但费舍尔在2007年提出了一种嵌套的层次结构,将经济置于社会之中,而社会又置于环境之中。

用于评估城市可持续性的框架使用两种不同的策略来传达其评估结果:指数(indexes)和指标(indicator)体系。指数将每个指标的值聚合成单个或多个值,代表不同的地区,如BREEAM和LEED社区。第二种形式的聚合称为记分卡,指标和记分卡在汇总之前往往会对不同的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以表示指标重要性的比较差异。指数可以用来方便地比较各个城市之间的表现。这种做法需要每个被评估的城市填写所有要求部分,因此,就公民需求和城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方法而言,灵活性是有限的。然而,由于可持续性的重点和要求,以及不同指标的相关性和权重,使用非常严格的指数可能会得到直观而全面的结果。第二种是指标体系,它只是单独报告每个指标的结果,这使得城市之间很难进行全面的比较,多指标技术的数据分析的工作量也很大。

通过对16个城市可持续发展框架、城市绿色和可持续债券框架以及共同的商业可持续发展框架的审议,商业可持续发展框架被纳入其中,以比较和填补城市框架的空白。最终将所有指标进行审查,删除重复指标,所有的指标被分配到主题和类别中,见表1。总体而言,研究得出了分布在环境、社会、经济和治理四个主题的44个单一类别中的310个指标,其中四个指标在两个不同的主题中重复出现。

该框架旨在为市政官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和后续工作提供更好的基础。迈向可持续性的道路应由市政当局制定的目标及其实现这些目标的变革战略理论来确定。以变化理论为基础,设计旨在实现市政当局目标的活动和项目。

鉴于收集和报告所有这些类别和指标的数据对城市政府部门来说相当繁重,因此建议城市以这些主题、类别、指标作为评估可持续举措的指导,并在基线、事前影响评估和事后影响评估三个不同的阶段利用入围指标清单,检查变化的发展及其与预测指标的一致性。当一个项目或计划处于计划阶段时,每个相关的指标应该得到一个确定的路径:计划将对基线值有多大的影响和变化。在项目完成后,需要对绩效进行衡量,并报告影响的事后度量。就大型项目而言,可能需要更持续的监测,以确保影响的积极发展。

(牛艺博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