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动态监测快报

2024年第14期

UNEP发布《地球健康和人类福祉的全球展望报告》

2024年7月1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线发布了题为《地球健康和人类福祉的全球展望报告》(A global foresight report on planetary health and human wellbeing)。该报告从地球健康和人类福祉两个方面切入,概述了全球面临新的发展背景,总结了全球在变化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提出了如何开展管理变革和建设健康的地球与发展人类福祉的建议。UNEP作为全球环境领域的主要权威国际机构,致力于不断审视全球环境和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提出解决方案,在全球环境领域治理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报告指出,2015年联合国会员国通过了面向2030年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提出了一套具体目标和指标,描绘了一个在健康地球上实现和平与繁荣的全球理想未来蓝图。十年以后,SDGs目标实现的进展缓慢,甚至在某些方面倒退。尤其在消除贫困、饥饿和不平等方面在某些地区甚至有倒退的迹象。根据最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报告》(The SDG Progress Report)显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169个具体目标中有85%偏离了轨道,37%没有取得进展,甚至更糟。四项关键环境管理目标中SDGs6(清洁水和卫生设施)、SDGs13(气候行动)、SDGs14(海洋污染)、SDGs15(保护陆地生物)中42.85%的相关目标处于停滞或倒退状态,虽然SDGs6(清洁水和卫生设施)和SDGs15(保护陆地生物)在指标层面有所改善,但所评估的60%的环境相关指标呈现继续恶化状态。全球破坏的规模和频率正在增加。全球处于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候变化的三重危机中,尤其继新冠疫情大流行后,全球部分地区地缘政治冲突紧张,对全球食品和能源市场的影响显示出日益严重的多重危机。

报告总结了全球在发展变化中存在的八方面问题和障碍:

1、人类与环境系统的深刻变化

当前,人类的各种影响已经波及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当前仅有不到25%的土地面积未受到重大的人类影响,预计到2050年这一面积将缩小到不足10%。据估计,多达四分之三的淡水地区和一半以上的海洋地区被开发用于粮食生产。自史前以来,野生哺乳动物的生物量下降了82%,据预测到2050年,以平均物种丰度衡量的所有生物多样性中,人类将消灭38%至46%的物种。如果不迅速和采取实质性的干预,地球上估计的800万种物种中有近100万种可能会灭绝。来自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2023年排放差距报告》显示。破纪录的气候事件在数量、速度和规模上激增,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严重破坏,频率不断上升。尽管《巴黎协定》做出了气候承诺,但目前的发展轨迹使世界走上了到2100年气温上升2.1至3.9摄氏度的灾难性轨道。这将导致珊瑚礁白化、极端天气事件加剧、物种减少以及全球人类苦难加剧。按照这一速度,到2050年,全球69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近四分之一将面临慢性和急性危险极端高温,使多达2.46亿老年人面临风险,尤其在在非洲和亚洲,这将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卫生保健系统、空气质量、水质、基础设施和服务、劳动生产率和福祉产生深远影响。展望未来,有迹象表明,持续的环境退化和系统性变化正在将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推向极限。

2、关键资源的稀缺性和竞争重塑全球安全格局

随着全球向清洁能源的过渡预计将使对关键矿物的需求大幅增加,特别是针对制造电池和电网的矿产资源的需求。根据国际能源署估计,要实现《巴黎协定》以及改善空气质量和在全球范围内提供现代能源的目标,将使对稀土金属的需求增加7倍以上,对锂资源的需求增加10倍以上。许多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虽然这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繁荣起到重点支撑作用,但是由于开采技术落后等问题,将进一步陷入资源诅咒的恶性循环状态中。尤其像刚果民主共和国、津巴布韦、赞比亚、吉布提和安哥拉等国表现更为突出。随着商业航天器的蓬勃发展、空间碎片的增加以及航空基础设施返回地球造成的大气层排放可能会对平流层和其他环境问题产生严重的后果。火箭发射和再入大气层释放的燃烧排放物以及来自固体燃料的氧化铝颗粒和气态氯,这些燃烧排放物严重消耗臭氧。高层大气中释放的火箭排放物的升温潜能值是地面和飞机排放物源的近500倍,空间碎片的环境影响包括光污染和再入大气层时将氧化铝沉积到上层大气中,太阳辐射的变化可能影响地球气候。空间碎片被视为新的微塑料问题。

3、人工智能与数字化转型技术正在改变全球

数字和人工智能在未来几年以难以想象的方式重塑我们的世界。移动电话和智能设备的普及,扩大互联网接入和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指数级增长和迅速普及,以及计算能力和性能的爆炸式增长。从根本上改变了生活和工作方式。虽然数字化和人工智能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机会,但它们对环境的影响是复杂和多方面的。需要仔细考虑对关键矿物和稀土元素以及满足新的数据中心需求的水资源消耗的潜在影响。电子废物回收、节能数据中心、采用可再生能源和负责任的资源管理等措施优劣将对于减轻环境危害至关重要。技术变革的性质和动力,尤其是收益和危害的影响在不同地区差别很大。例如,在非洲,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的进步在其发展轨迹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加速向能源安全和效率过渡的潜力。然而,人工智能伦理框架和治理的制定和实施仍然主要集中在全球北方。如何确保人工智能和其他技术成为推动进步和创新的工具,而不是成为现有不平等化的工具需要高度重视。

4、全球将面临新的冲突时代

当前,全球武装冲突和地区暴力正在上升。现今全球共有34个国家发生了至少59起国家和地区冲突。对全球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破坏,造成广泛的人员、物质和环境损失,其影响已经超出了受影响社会群体的应对能力。包括供水系统和废弃物管理设施在内的关键基础设施遭到破坏,加剧了环境危害。武装冲突造成环境退化和破坏。加剧了受影响人群的脆弱性,特别是对妇女和儿童而言,面临更大的暴力风险。技术进步正在促进冲突性质发生变化。互联网接入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打破了以往格局。大数据、卫星图像、人工智能和其他新兴技术的使用促进了冲突地区的环境监测和监控。但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也在某些方面重塑了战争的动态。

5、全球新的移民情况面临严峻形势

当前,全球每69人中就有1人被迫流离失所,占世界总人口的1.5%,几乎是十年前流离失所人数的两倍,其中妇女和女孩受影响最大。在国际移民组织(IOM)的最新报告中,被迫流离失所已经成为现代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刚果民主共和国、乌克兰、苏丹、叙利亚共和国、缅甸、埃塞俄比亚和中东等地的情况表明,世界上大多数被迫流离失所者都是国内流离失所者。国际移民组织的预测表明,到2050年,将有2500万至10亿人成为环境移民。气候引起的人类移徙和流离失所对某些区域及其人口的影响大于其他区域,非洲、中美洲、太平洋岛屿和南亚的一些国家比其他区域面临的风险更大。科学家预测,到2070年,如果气候变化得不到控制,南美北部、非洲中部、印度和澳大利亚北部可能会变得太热,无法让人类生存。虽然全球温带地区不太可能因为温度变化而变得不适合居住,但洪水等极端条件、野火、空气污染等现象的发生,将导致人口稠密的城市地区以及农村社区呈现空心化,进而导致流离失所和人口大规模流动。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由于气候变化,在过去20年中,温带针叶林的极端火灾数量增加了10倍以上,北欧和加拿大的北方森林的极端火灾数量增加了近7倍。随着地方变得不适合居住,预计会出现移徙,对社会服务的需求也会增加。

6、不平等现象将持续扩大

虽然近几十年来,国际社会在减少极端贫困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自从新冠疫情以来,减少极端贫困方面陷入重大挫折,特别是在最贫穷的国家又陷入贫困状态。收入和财富的巨大不平等在世界各国内部和国家之间加剧蔓延。全球收入最高的10%人口拥有全球总财富的四分之三以上,但收入最低的50%人口只拥有2%的财富。超级富豪的收入增长速度越来越快。1995年至2021年间,收入最高的1%的人获得了全球总财富增长的38%,而收入最低的50%的人同样只获得了2%。财富的日益集中不仅将巨大的经济和政治权力赋予了少数精英,而且还助长了社会分层,破坏了公共机构和社会团结。在国家内部,由于受教育机会不平等、就业机会有限、社会服务不足以及累退性税收政策,收入不平等正在加剧。全球化促进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经济增长,但也导致了特定部门的竞争加剧和就业流失。不断扩大的不平等还使人们无法平等获得基本服务,包括生态系统服务,清洁的空气和水、肥沃的土壤、稳定的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边缘化的群体,包括少数民族、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因无法获得这些服务而受到不成比例的影响,从而加剧了贫困和社会边缘化的恶性循环。

7、全球经济的两极化和信任度急剧下降

近年来,因为地缘政治等诸多因素,对气候变化科学的怀疑和不信任已经成为一条重要的政治分界线。气候和能源转型政策已成为民粹主义言论的焦点。民粹主义者通过将否认气候变化与对社会精英和政治建制联系起来,成为攻击基于对社会和经济变革和社会体制的一种存在。在世界经济论坛最新的《全球风险报告》(2024年)中,越来越受人工智能推动的错误信息和虚假信息被确定为未来两年最严重的全球风险,破坏社会凝聚力,加剧政治分歧。对包括其他国家在内的外部实体的信任度下降,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影响,加剧了社会、经济、环境和气候危机。直接和间接的与气候有关的灾害,如洪水、风暴、野火、热浪和干旱,可能导致流离失所和粮食短缺,导致心理伤害,包括抑郁、焦虑和创伤后应激等。

8、全球治理呈现多中心和分散状态

各国政府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正在迅速演变,反映了公众对公共机构信任度的下降。尽管多方面、不同维度的管理对于减轻不平等、消除极端贫困和应对环境危机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但是在实现全球整体议程中的困难显而易见。全球亟需形成主要国际组织的凝聚力来应对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挑战。

该报告指出,人类面临一个严峻而紧迫的选择,要么继续破坏地球健康的稳定,要么建立一个拥抱公平、解决环境退化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报告提出,全球亟需建立新的以社会契约精神为指导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呼吁全球建立共同参与的治理体系;构建以数据和知识指导治理的行动体系。

(李恒吉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