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S&T Development Trend Analysis Platform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国际地质学研究文献计量分析及中国研究的影响力 | |
赵纪东 王雪梅 张志强 | |
2014-12-01 | |
所属快报 | 地球科学快报 |
出版年 | 2014 |
期 | 23 |
语种 | 中文 |
领域 | 地球科学 |
栏目 | 科学计量评价 |
中文关键词 | 国际 ; 地质学研究 ; 中国研究 |
中文摘要 | 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以学科分类“Geology”检索article、proceedings paper、review和letter类型的文献,得到2004—2013年间的文献共22 284篇(数据库更新时间为2014年8月)。对近10年来地质学研究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后发现,2004—2013年这10年期间,在SCIE中发表的地质学研究文献数量除个别年份略有起伏之外,整体呈稳步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为4.47%。其中,中国发文量的年均增长率为15.60%。 |
情报分析_信息发布时间 | 2014年 |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性质 | 科研机构 |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机构 | 中科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战略情报研究部 |
情报分析_机构类别 | 科研机构 |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国家 | 中国 |
情报分析_信息类别 | 科学计量评价 |
情报分析_研究主题 | 国际地质学研究文献计量分析及中国研究的影响力 |
情报分析_研究内容 | 1 研究力量分布 发文量前15位国家及其论文被引情况见表1。美国发文量居全球之首,总计有4 677篇地质学研究论文有美国作者的参与,大约占全部论文的20.99%,在该研究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发文量增长迅速,论文数量仅次于美国,约占全部论文的19.78%,可以说与美国不相上下。 表1 SCIE数据库中地质学研究发文量前15位的国家及其影响力 序号 国家 发文量(篇) 被引论文所占比例(%) 总被引次数(次) 篇均被引频次 (次/篇) 被引频次≥20的论文(篇) 被引频次≥20的论文所占比例(%) 被引频次≥50的论文(篇) 被引频次≥50的论文所占比例(%) 1 美国 4677 89.4 72040 15.4 1166 24.9 342 7.3 2 中国 4407 78.5 38206 8.7 483 11.0 143 3.2 3 英国 2356 91.8 30898 13.1 502 21.3 128 5.4 4 俄罗斯 1618 64.5 6073 3.8 58 3.6 14 0.9 5 德国 1617 90.6 20614 12.7 328 20.3 76 4.7 6 意大利 1462 87.0 13036 8.9 169 11.6 40 2.7 7 加拿大 1292 88.3 15900 12.3 242 18.7 57 4.4 8 法国 1141 86.7 13924 12.2 224 19.6 61 5.3 9 澳大利亚 1128 90.9 17986 15.9 290 25.7 83 7.4 10 西班牙 980 83.4 7995 8.2 110 11.2 18 1.8 11 波兰 866 77.4 4589 5.3 38 4.4 8 0.9 12 日本 730 88.4 7899 10.8 111 15.2 30 4.1 13 瑞士 598 91.6 9807 16.4 168 28.1 49 8.2 14 新西兰 547 90.9 5661 10.3 93 17.0 17 3.1 15 巴西 475 58.5 1950 4.1 28 5.9 7 1.5 平均值 1593 83.9 17771.9 10.5 267 15.9 72 4.1 从总被引次数、篇均被引频次和高被引论文比例等指标综合来看,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的地质学研究论文的综合影响力较高。尽管中国在发文量、总被引频次和高被引论文数指标上有较明显的优势,但在篇均被引和高被引论文比例指标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 在研究机构方面,发文量较多的15个机构依次是中国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美国地质调查局、英国地质调查局、斯坦福大学、意大利国家研究会、阿尔伯塔大学、波兰科学院、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 中国科学院的发文量、总被引频次居全球各主要研究机构之首,但篇均被引频次相对较低。此外,中国发文量较多的机构还有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香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安大学、中国地震局、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 根据全部作者统计地质学研究发文最多的前200位作者的国家分布,结果显示,中国占19.0%,列第一位。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分列第二、第三和第四位,所占比例依次为12.0%、8.0%和7.5%。此外,俄罗斯、加拿大、波兰、德国的比例也在5.0%以上。 美国地质学领域的优秀人才队伍规模最大,其次是中国。虽然中国的人才队伍数量仅次于美国,但实际规模只有美国的2/3左右。从发文量在5篇以上的第一作者国家分布来看,中国的人数最多,是美国的3倍多,说明中国的专业人才储备比较丰富。 2 国际研究热点 地质学研究较多涉及以下学科方向:古生物学、矿物学、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学、自然地理学、采矿与矿物加工、能源与燃料、工程、遥感等。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涉及矿物学、古生物学、采矿与矿物加工方面的论文比例相对较高。近年来,采矿与矿物加工、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学、古生物学、矿物学、自然地理学等学科方向在地质学研究中发展迅速,论文比例不断上升。 国际地质学研究一直关注地层(特别是白垩纪前后形成的)结构及其具体地质年代和地球化学组成。同时,无论是在研究对象的选择,还是在其他相关研究内容(前述研究内容之外的其他研究)的侧重方面,各主要国家都有自己的一些特色。例如,美国关注永久冻土区,还强调古气候、俯冲、构造等方面的研究;中国重点关注华北克拉通和青藏高原,同时还侧重流体侵入等方面的研究;英国侧重于其南部的怀特岛,以及对有孔虫和浊流的分析;俄罗斯关注永久冻土区,还重视对放射虫和沟鞭藻囊孢的分析,以及古地理学研究;德国还较重视古生态学和古生物地理学研究;意大利关注亚平宁山脉和地中海,还强调对钙质超微化石和碳酸盐岩台地的研究。 3 小结 通过地质学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和国内外比较研究,可以看出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1)我国的地质学研究发展迅速。中国相关论文数量迅速增长,在发文量、总被引频次和高被引论文数等方面已具有一定优势;国内一些研究机构已在国际上崭露头角,如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大学等;人员队伍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目前仅次于美国,发文量超5篇的人员数量列全球第一。 (2)我国需继续加强基础性地质研究。中国相关论文在篇均被引和高被引论文比例方面与瑞士、澳大利亚等国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在国际上崭露头角的机构与斯坦福大学、美国地质调查局等相比,也还有一定差距。未来,应该逐渐淡化对论文数量的要求,而转向对论文质量的重视,以此提升中国学术研究的影响力。同时,继续加强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在中国特色研究单元的应用。 |
文献类型 | 快报文章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173/C666/handle/2XK7JSWQ/178115 |
专题 | 地球科学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赵纪东 王雪梅 张志强. 国际地质学研究文献计量分析及中国研究的影响力. 2014.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国际地质学研究文献计量分析及中国研究的影(54KB) | 快报文章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浏览 请求全文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赵纪东 王雪梅 张志强]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赵纪东 王雪梅 张志强]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赵纪东 王雪梅 张志强]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