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TDTAP  > 地球科学
新技术检测环境中甲烷的不同来源
王鹏龙,王立伟
2015-04-01
所属快报地球科学快报
出版年2015
7
语种中文
领域地球科学
栏目能源地球科学
中文关键词新技术 ; 甲烷
中文摘要2015年3月5日,以麻省理工学院主导,包括来自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多伦多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发布消息称,研发了一种新的仪器,可以快速准确分析环境中的甲烷样品,确定其是如何形成的。研究团队认为,了解甲烷的来源和如何形成,可以更好地区分不同来源产生甲烷的量。研究人员提出,通过提供一个“指纹”来区分两种来源:微生物来源,特别是生活在湿地或动物内脏的微生物能产生作为新陈代谢副产品的甲烷;或热来源,深埋在地球内有机物在高温下降解产生甲烷。
情报分析_信息发布时间2015年3月5日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性质科研机构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机构以麻省理工学院主导,包括来自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多伦多大学等机构
情报分析_机构类别科研机构
情报分析_信息类别会讯
情报分析_研究主题新技术检测环境中甲烷的来源
情报分析_研究内容研究人员发现了非常罕见的双重同位素取代甲烷分子(13CH3D),对于检测至关重要,研究人员推断其可能是甲烷形成的温度的一个信号,对于确定甲烷是微生物或热来源必不可少。该团队成功研发了新仪器检测13CH3D,这项技术利用红外光谱来检测对应甲烷分子内一分钟运动的特定频率,不同频率对应于不同的同位素。这种光谱的方法从根本上不同于经典的质谱方法,具有便携性的优势。
原文题名New detector sniffs out origins of methane Instrument identifies methane’s origins in mines, deep-sea vents, and cows
原文链接查看原文
文献类型快报文章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3/C666/handle/2XK7JSWQ/178900
专题地球科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鹏龙,王立伟. 新技术检测环境中甲烷的不同来源. 2015.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新技术检测环境中甲烷的不同来源.doc(23KB)快报文章 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鹏龙,王立伟]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鹏龙,王立伟]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鹏龙,王立伟]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新技术检测环境中甲烷的不同来源.doc
格式: Microsoft Word
此文件暂不支持浏览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