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S&T Development Trend Analysis Platform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EA发布《煤炭市场中期报告2015》 | |
刘文浩 | |
2016-01-15 | |
所属快报 | 地球科学快报 |
出版年 | 2016 |
期 | 2 |
语种 | 中文 |
领域 | 地球科学 |
栏目 | 能源地球科学 |
中文关键词 | 煤炭市场 ; 中期报告 |
中文摘要 | 2015年12月18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煤炭市场中期报告2015》(Medium-Term Coal Market Report 2015),首次讨论了在中国“煤炭峰值”现实情况下,中国煤炭使用进入结构性改革的过程,分析了这种峰值将对煤炭供应、价格和贸易流动的潜在影响。此外,报告还分析了近期全球煤炭供应、需求和贸易的趋势,为行业人员和决策者提供了详细建议,对至2020年煤炭市场进行了预估。本文将分别从影响煤炭需求的重大变革、环境保护对煤炭需求的影响,以及中国、美欧发达国家、印度和东盟国家对煤炭的需求5个方面对报告进行简单介绍。 |
情报分析_信息发布时间 | 2015年12月18日 |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性质 | 科研机构 |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机构 | 国际能源署(IEA) |
情报分析_机构类别 | 科研机构 |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国家 | 国际 |
情报分析_信息类别 | 科技规划与政策 |
情报分析_研究主题 | 煤炭市场 |
情报分析_研究内容 | 1 影响煤炭需求的重大变革 (1)1990年以来的全球煤炭需求增长趋势在2014年停止。导致这一变革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发生在全球层面的煤炭使用结构调整和一些短期因素的变化等方面的综合影响,尤其是中国这个占全球煤炭使用量近一半的国家的变革。2014年,中国GDP增速为7.4%,电力需求为3.8%,二者在过去十年几乎保持了一对一的高度关联关系。2014年,包括水电、风能、太阳能和核能在内的清洁能源发电量高达55亿瓦。同时,煤炭密集使用量最大的钢铁、水泥等行业在经历两位数的增长历史之后开始下降,而且2015年以来的前10个月的数据表明这种趋势正在加速。由于煤炭产能、需求薄弱、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气候政策多重影响,OECD的煤炭需求量在2014年已经持续下降4700万吨。印度和东盟地区这两个重要的煤炭增长中心2014年煤炭需求增加了112万吨。整体而言,2015年全球煤炭消费呈下降趋势已经成为定局。 (2)石油价格暴跌,但石油和煤炭并未处在同一竞争市场。煤炭主要用于发电、钢铁产业,而石油则主要用于交通运输和化学物质生产。然而,天然气作为煤炭发电的主要竞争对手,其价格受到石油价格的影响,因此使得天然气获得了部分煤炭市场的份额。此外,石油也是煤炭开采和运输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油价下跌对煤炭价格产生了重要影响。 2 环境压力日益增加 (1)减少CO2排放势在必行,气候政策对煤炭需求的影响比5年以前更为深远。煤炭燃烧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气候政策已经成为未来世界煤炭走向的重要驱动力,燃煤发电的低成本与发展中国家的二氧化碳减排冲突无法避免。 (2)空气污染不容忽视。火力发电中,控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汞和颗粒物质排放的控制设备很少,工业和居民住宅中也很少配备减排设施,这些因素均导致了一些国家的空气污染。在中国,雾霾和酸雨成为决策监管的主要对象。美国环境保护署和欧洲一些国家已经关闭了一些煤电厂,部分国家政府还严格抵制对煤电厂的投资支持。 (3)全球煤炭限制政策全面实施。二氧化碳定价、煤炭税调整和其他一些减排措施以及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竞争导致煤炭难以维持其在电力中的主要地位。此外,一些多边开发银行、出口信贷机构和其他一些国际机构指定的政策也使得煤电厂的海外融资变得十分困难。养老金和其他基金从煤炭和其他化石燃料中剥离将更为广泛。 3 中国煤炭黄金时期已经终结 (1)2020年全球煤炭需求比预计值下降5亿吨标准煤左右。2020年全球煤炭需求量增长量为5814吨标准煤(Mtce),平均每年增长约0.8%。印度将成为主要市场,约有149 Mtce增长需求。东盟地区将像其他亚洲国家一样保持较低增长水平,约有79 Mtce。美国需求量将下降75 Mtce,欧洲经合组织国家需求将下降22 Mtce。煤电产业将继续推动煤炭需求,至2020年,全球产能将超过200 GW。但是,由于电力需求增长的更加迅速,整体而言煤电的市场份额将小于当前所占的37%~41%。报告估计,从2014年到2020年,中国对煤炭市场的占有份额将从29%下将至27%。如果中国进行深度的重组去早日实现“煤炭峰值”,那么该比例或降至26%。 (2)基于对中国经济再平衡的谨慎假设来推测中国至2020年的煤炭需求。主要受到3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一,经济增长预测比上一年更弱。第二,结构性改革在集聚能量。依赖煤炭的能源密集型行业,例如钢铁、水泥等的发展速度已经下降。而且考虑到天然气和石油发电在中国十分有限,使得煤炭和核能、清洁能源之间的竞争逐渐加强。因此,低水平的电力使用需求使得煤炭总需求量进一步下降。第三,较低水平的钢铁和水泥生产预测也反映在了工业用煤量的降低上。较低的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使得水、二氧化碳排放等显著问题更加突出,使得煤炭转化,尤其是“煤转气”在中国市场失去了动力。以上三方面的因素,加上中国持续致力于形成一个远离煤炭的多样话能源经济形势,避免污染的政策导向使得煤炭使用降低。中国是世界上可再生能源的最大投资者,但是,如果中国不进行结构性改革,削减GDP增长的能源强度,那么只有减缓中国煤炭使用,在可再生能源领域进行的大规模投资才可能获得成功。 (3)中国加快结构性改革和清洁能源政策的实施导致煤炭需求下降。2011年的第一次煤炭市场中期报告指出,中国的“煤炭峰值”是可以实现的。在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停滞不前,电力需求低于预期,尤其是重工业用电量减少的情况下,主要驱动力是更为强健的经济再平衡。对可再生能源的进一步加速投资也是可能的,但是更为不确定的是宏观经济结构。更强劲的再平衡加上对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的投资将会直接减少中国的煤炭需求,使得比2013年时下降200 Mtce。中国煤炭产量下降将小于需求的下降,这将导致进口的减弱。事实上,中国已经变成了一个“海运”煤炭出口国。尽管如此,热煤的价格仅比报告预期的低几美元。全球矿业很大一部分已经无法回收成本,因此,未来的需求下降将导致采矿业停滞。在这种情况下,全球发电中的煤炭份额将下降至36%。 4 发达经济体中的煤炭难逃厄运 (1)美国煤炭需求下降不可避免。报告指出,无法看到美国煤炭需求预测中的上行风险,尤其现有的煤炭产能将不复存在,并且除了在建的为数不多的几家之外没有新的煤电厂。2020年,煤炭发电的市场份额将低于35%,这也是国际能源署成立40年来的最低值。 (2)欧洲煤炭需求出现慢速结构性下降。欧洲市场上,现有的煤电厂在边际成本的基础上保持了一定竞争力,尽管排放交易体系(ETS)的碳价较低。然而,由于电力需求停滞或者下降,而可再生能源占比的持续增高,预期煤炭的使用量将会持续的下降,到2020前,煤电市场份额预期将以每年1.5%的速度下降。 5 印度和东盟:未来煤炭增长的两个引擎 (1)印度是煤炭需求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印度政府雄心勃勃的计划为近2.4亿人提供电力,然而并未扩大其制造业。煤炭将是最低成本的基本负荷选择。然而,印度也在增加对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投资,但是大规模的电力需求使得对煤炭的投资和未来的消费增长无法避免。 (2)印度的煤炭需求与中国不同。早先报告中曾提出,印度将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煤炭消费国,并超越美国,成为热煤的最大进口国。然而,印度和中国具有不同的增长和治理模式。印度的能源密集型重工业扮演着相对较小的角色,印尼和越南将比印度更加显著的提高煤炭发电能力,马来西亚、菲律宾甚至是斯里兰卡则需要进口煤电技术。东盟国家的需求增长并不会完全弥补中国煤炭需求轨迹变化的结果。 澳大利亚重归煤炭出口首位。持续的低价,中国进口量的减少以及国内需求的增加正在影响印尼的煤炭出口,这将使其比澳大利亚承担更大的压力。澳大利亚重新成为最大的煤炭出口国。大部分的热煤交易增长来自印度,这也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进口需求与印度煤炭公司的产能紧密相连,该公司已经在近年成果实现增产。尽管如此,澳大利亚也因为多出口高质量的热煤等原因而成为最大的出口方。 |
原文题名 | Medium-Term Coal Market Report 2015 |
原文链接 | 查看原文 |
文献类型 | 快报文章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173/C666/handle/2XK7JSWQ/179552 |
专题 | 地球科学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刘文浩. IEA发布《煤炭市场中期报告2015》. 2016.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IEA发布《煤炭市场中期报告2015》.(16KB) | 快报文章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浏览 请求全文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刘文浩]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刘文浩]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刘文浩]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