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S&T Development Trend Analysis Platform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布鲁金斯学会分析长期低油气价格对中国和印度的影响 | |
王立伟 | |
2017-11-01 | |
所属快报 | 地球科学快报 |
出版年 | 2017 |
期 | 21 |
语种 | 中文 |
领域 | 地球科学 |
栏目 | 战略规划与政策 |
中文关键词 | 油气 ; 需求 ; 价格 |
中文摘要 | 2017年10月,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发表题为《长期的低价:低油气价格对中国和印度的影响》(Lower For Longer: The Implicationsof Low Oil and Gas Prices For China and India)的分析报告指出,随着经合组织成员国石油需求的下降,中国和印度代表着石油需求增长的未来。过去两年的低油气价格普遍对印度有利,但对中国构成了更大的挑战。本文对报告要点予以简要介绍。 |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性质 | 学会/协会 |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机构 | 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
情报分析_机构类别 | 学会/协会 |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国家 | 美国 |
情报分析_信息类别 | 战略规划与政策 |
情报分析_研究主题 | 油气价格 |
情报分析_研究内容 | 1 目前中印油气资源发展形势 目前,石油和液化天然气(LNG)市场正经历着一个前所未有的、供应充足、价格更低的时代。目前的油价仅是3年前的一半即从2011—2014年的平均每桶超过100美元到2015年至今的平均每桶不到50美元。在流动性较差的LNG市场上,LNG市场的价格变动并不显著,但澳大利亚和美国已经在线或即将上线的大型新项目恰逢日本和亚洲最大的LNG客户韩国的需求增长放缓。2016年6月,巴拿马运河的扩张也减少了美国LNG的运输时间,从而降低了LNG的价格。LNG终端的兴起进一步增加了其市场的流动性,使新国家进入市场变得更加容易和快捷。 自油价暴跌以来,一直有大量关于油价下跌对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造成影响的文章,但对低油价和天然气价格带来的地缘政治变化的报道却很少。人们可能会认为,低油气价格环境对出口国不利,但对进口国有利。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出于对能源安全和保护国内能源生产商的担忧,可能会削弱进口国对低价能源经济效应的积极响应。中国和印度是能源需求增长的两大巨头,但在政策、经济条件和能源禀赋方面存在着重要的差异,这意味着二者在低价格环境下的表现也会不同。 2 对中国的影响 自2010年以来,中国石油需求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中国仍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成为最大的新石油需求来源国。国际能源署(IEA)预测,中国对原油的需求将持续增长,未来5年平均需求将增长2.4%,到2022年日需求量将达到1370万桶(bbl/day)。作为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低油价似乎对中国来说是一件好事。然而,尽管中国的进口水平很高,但低油价环境对中国能源安全和外国投资政策的影响却不容乐观。 (1)低油价使中国能源安全喜忧参半 由于中国既是石油进口大国,也是重要的石油生产国。但中国的石油生产并不能满足其快速增长的需求。中国目前的原油需求每天超过1200万桶,而进口则要填补800万桶的缺口。近年来,随着石油需求的增加,中国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快速增长,从2009年的50%上升到如今的近70%。对于石油进口成本来说,低油价对中国无疑是天赐良机。但低廉的价格环境正在抑制其国内石油行业的发展,这可能会给未来的中国能源安全带来挑战。 中国国内的石油生产多在老化的、成本昂贵的油田,这些油田的产量正在下降。中国最大的两个油田——大庆油田和胜利油田生产已超过50年,产量降幅最大。此外,中国国有石油公司(NOCs)几乎没有能力在中国扩大石油生产。中国的未开发油田通常具有地质挑战性,包括潜在的页岩和致密油资源,并且在当前石油价格下难以开发。 尽管国内产量下降,但通过鼓励紧急石油储备,低油价为中国的能源安全做出了贡献。为了应对不断增长的石油需求和相对平稳的国内石油生产,中国在2007年开始建立石油储备战略,以应对任何意外的石油供应中断。目前的低价期使中国能够更快且以更低的成本填补其日益增长的石油储备。 (2)中国石油工业的海外工作重点正重新聚焦于“一带一路”倡议 近年来,鉴于中国地质环境的挑战,中国NOC在很大程度上把他们的努力集中在国外。自2000年以来,NOC已经在世界各地广泛投资,以增加储备,获得新技术(如油砂或致密油生产),并使中国的供应多样化。不仅仅是石油,中国对各种资源的需求,成为其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 到2015年,中国NOC已经在54个国家投资了石油和天然气项目。在某些情况下,中国国家石油公司采取了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战略,在中国庞大且快速增长的石油市场进行交易,以获取国外能源储备。在其他情况下,中国向能源公司和石油生产国——巴西、厄瓜多尔、俄罗斯、土库曼斯坦和委内瑞拉等国提供贷款,这些国家可以用石油偿还贷款。这些贷款的接受者承诺向中国提供石油,这些贷款的定价基于协商,有时价格会低于市场价格。 (3)中国对石油和天然气的投资 持续的油价下跌正在改变中国NOC的做法。中国的一些投资是在油价持续走高下进行的,而对石油市场的新认识也平息了人们对稀缺和短缺的担忧。中国NOC的海外投资在2015年和2016年暴跌,原因是反腐败调查质疑了海外许多石油投资的动机。现在中国NOC在海外投资方面更加谨慎和具有战略性,不太关注将原油引入中国,更愿意在公开市场上出售原油。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影响了中国NOC在海外的投资。“一带一路”的重点是建立连接中国与波斯湾、印度洋及欧洲经中亚和地中海的基础设施网络。中国开始更多地关注为其商品和服务寻找出口市场,而不是进口原材料。这些基础设施投资将深化中国在上述地区的经济和政治关系,并为中国的过剩工业产能提供市场。中东和中亚地区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特别重要地区。 3 对印度的影响 (1)印度对进口的依赖使得低油价成为经济上的福音 印度的能源体系发展的比中国要早。如今,印度人均能源消耗低于非洲的平均水平。尽管印度占世界人口的18%,但其能源消耗只占世界主要能源的6%。印度仍然需要在为本国人民提供现代能源服务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印度能源开发的路径对于世界应对气候变化威胁和能源部门应对地缘政治至关重要。印度国内的石油产量很小,每天的产量约为86万桶,不到其每天450万桶需求量的20%。由于印度国内石油生产很少受到外部影响,因此低油价环境总体上是有益的。 低油价已经缓解了印度运输燃料补贴的消费负担。印度在2011年解除了汽油价格管制,2014年取消了柴油补贴。取消这些补贴将有助于改善印度汽车车队的燃油经济性,并节省政府资金。 在2017年8月,印度宣布逐步取消对液化石油气(LPG)和煤油的补贴。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低油价降低了印度石油进口成本,从而改善了其国际收支状况,缓解了卢比的下行压力。印度国内石油资源量小,探明储量为57亿桶。尽管如此,印度已经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和生产规则方面做出了一些改变,试图吸引更多国际石油公司的投资,以提高现有油田的产量。 (2)低价格和丰富的LNG使印度的获益大于中国 由于中国和印度均是LNG进口国,所以都将受益于低价的LNG市场。两国还可以利用天然气作为发电和工业锅炉的替代能源来应对当地的空气污染问题,并帮助实现温室气体排放目标。但与石油不同,中国和印度的国内天然气生产量均占国内供应量的一半以上,分别为66%和55%。中国天然气供应的其余部分,在LNG和来自中亚的管道天然气之间的平均分配。印度没有天然气供应,而依赖LNG来满足其45%的天然气需求。 中国和印度的天然气价格是由政府制定的,两国都面临着同样的难题:天然气价格高到足以鼓励国内生产,但低到足以取悦依赖天然气的行业,并允许天然气与电力行业的煤炭竞争。两国都没有大规模气田,生产均来自于成本相对较高的许多较小的天然气田。尽管存在相似之处,但两国的LNG的盈余正在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中国的整个LNG体系正处于供应过剩的状态,这是其近期经济增长放缓和之前过度建设的结果。中国每年有4900万吨(MTPA)的LNG气化能力,其利用率仅约为50%。中国在2015年之前签署的合同,均是基于经济高速增长和对资源稀缺的担忧,目前仍在生效,但目前经济增长放缓,导致LNG市场已进入盈余状态。鉴于澳大利亚新LNG产能与中国国家石油公司签订了合同,合同供应过剩的情况可能会持续到2017年底。 由于上述原因,目前亚洲市场上LNG的过剩对中国无益。中国政府控制的天然气批发价格几乎是美国的3倍,天然气价格也无法与煤炭竞争。目前印度从LNG市场的盈余中获益超过中国。印度的LNG可能最终面临来自土库曼斯坦和伊朗的天然气管道项目的竞争,但这些项目的前景非常不确定。长期以来,美国政府一直反对伊朗的输油管道,不过最近解除制裁的举措重新唤起了对印度的兴趣。但廉价的LNG使这些项目变得更加困难。 4 结论 (1)近年来,由于中国的能源政策基于油气价格昂贵且稀缺的假设,故低价格对中国国内石油行业造成了沉重打击。中国的石油行业正面临不断上涨的成本。中国的国家石油公司正从资源的争夺中转变策略,都集中在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国家和项目上。如今,中国国内的石油产量正在下降,其天然气系统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而要充分利用低油价和天然气价格,则处于不利地位。 (2)印度石油行业并没有多少亏损,因此低廉的价格带来了经济效益,甚至减轻了政府运输燃料补贴的负担。在价格暴跌期间,印度国内的石油产量很少,而国内天然气行业的增长也不足,这是由于政府控制的价格较低,而不是市场上的LNG供应过剩。在此期间,印度获得了有利的市场环境。就目前而言,较低的价格环境正在为数百万印度公民带来现代能源服务的收益。 |
原文题名 | Lower For Longer: The Implications of Low Oil and Gas Prices For China and India |
原文链接 | 查看原文 |
文献类型 | 快报文章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173/C666/handle/2XK7JSWQ/180856 |
专题 | 地球科学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王立伟. 布鲁金斯学会分析长期低油气价格对中国和印度的影响. 2017.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王立伟]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王立伟]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王立伟]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