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S&T Development Trend Analysis Platform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Nature Communications:热带地区大型火山爆发会触发厄尔尼诺事件 | |
吴秀平,任艳阳 | |
2017-11-01 | |
所属快报 | 资源环境快报 |
出版年 | 2017 |
期 | 21 |
语种 | 中文 |
领域 | 资源环境 |
栏目 | 前沿研究动态 |
中文关键词 | 厄尔尼诺 ; 制冷效应 ; 模型 |
中文摘要 | 2017年10月3日,法国巴黎大学科学家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热带地区大型火山爆发会对非洲热带地区产生制冷效应触发厄尔尼诺事件(Tropical explosive volcanic eruptions can trigger El Niño by cooling tropical Africa)”的文章指出,科学家利用CMIP5气候模型进行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大型火山爆发后厄尔尼诺事件将会达到峰值。 |
情报分析_信息发布时间 | 2017年10月3日 |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性质 | 期刊 |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期刊 | 《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国家 | 法国 |
情报分析_信息类别 | 前沿研究动态 |
情报分析_研究主题 | 厄尔尼诺事件 |
情报分析_研究内容 | 1870—2010年间来自观测和CMIP5模型的相对海平面温度(SST)变化显示,5次主要火山喷发对平流层气溶胶注入产生明显的影响,5次火山爆发后有4次发生了类厄尔尼诺事件:1902年10月危地马拉的圣地亚古多火山爆发、1963年印度尼西亚的阿贡火山爆发、1982年4月墨西哥的埃尔奇肯火山爆发和1991年6月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其中,皮纳图博火山爆发时释放出的二氧化硫约有2000万吨。 众所周知,ENSO的周期为2至7年,通常在年末达到峰值,可以通过改变大气环流影响全球气候。强厄尔尼诺事件和风切变一般会阻碍大西洋地区的飓风发展,也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削弱寒冷时期东海岸的大风。与此同时,大型火山喷发会对热带非洲产生致冷效应,从而削弱西非地区的季风,使太平洋西部近赤道地区的西风产生异常波动。之后,太平洋地区大气-海洋交互作用会放大这种异常波动,触发类厄尔尼诺事件。 作为联合作者之一,美国罗格斯大学环境科学系教授艾伦•罗伯克指出,大型火山爆发后,会释放数百万吨二氧化硫到平流层,形成酸雨云。之后,酸雨云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全球地表温度。目前,我们虽然无法预测火山喷发的具体时间,但却可以准确估算下一次火山喷发后的气候条件,而实现这一切只需要掌握一个卫星测算的数据,即进入平流层的二氧化硫数量即可实现。 |
原文题名 | Large volcanic eruptions in Tropics can trigger El Niño events |
原文链接 | 查看原文 |
文献类型 | 快报文章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173/C666/handle/2XK7JSWQ/180867 |
专题 | 资源环境科学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吴秀平,任艳阳. Nature Communications:热带地区大型火山爆发会触发厄尔尼诺事件. 2017.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吴秀平,任艳阳]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吴秀平,任艳阳]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吴秀平,任艳阳]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