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TDTAP  > 资源环境科学
2100年干旱区城市将遭受比温带区城市更严重的热浪灾害
李恒吉
2018-03-15
所属快报资源环境快报
出版年2018
6
语种中文
领域资源环境
栏目前沿研究动态
中文关键词干旱区 ; 遭受 ; 温带区 ; 热浪灾害
中文摘要2018年2月13日,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在线发表了题为《2100年干旱区城市将遭受比温带区城市更严重的热浪灾害》(By 2100, Arid Cities Will Suffer from More Severe Heat Waves than Temperate Cities)的文章,该文章通过对50个城市的温度、降雨等诸多影响气温的因素进行数学模拟计算,预测到2100年,处于干旱区的城市将遭受比温带区域城市更为严重的热浪灾害。
情报分析_信息发布时间2018年2月13日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性质大学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机构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
情报分析_机构类别大学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国家美国
情报分析_信息类别前沿研究动态
情报分析_研究主题热浪灾害
情报分析_研究内容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各地极端自然灾害频发,尤其在城市区域,混凝土的大量存放与城市绿地生态较少,形成的“城市热岛效应”,双重叠加的因素导致城市区域的热浪将更为频繁。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全球气候模型,测算了横跨三个气候带的50个美国城市的热浪情况,并预测了这50个城市未来的城市热岛效应。 研究发现,就目前而言,从温度的变化情况来看,东部和东南部城市受热浪影响比西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城市更为严重,主要原因是东部和东南部城市基础设施较为发达,城市化速度很快,混凝土的大量存在导致城市的热岛效应较为明显。城市和农村的热浪增温都将持续上升,但是城市的上升速度将高于农村地区。 但是到2100年,这一情况将进行反转,干旱区的城市将成为热浪的温床,尤其像凤凰城这样的城市,由于未来城市发展重心将向干旱与半干旱地区转移,该区域的基础设施将大规模建设。普林斯顿大学的科学家强调,当前全球有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到2050年预计将达到70%,研究热浪与城市发展和景观设置的科学问题迫在眉睫。
原文题名By 2100, Arid Cities Will Suffer from More Severe Heat Waves than Temperate Cities
原文链接查看原文
文献类型快报文章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3/C666/handle/2XK7JSWQ/181165
专题资源环境科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恒吉. 2100年干旱区城市将遭受比温带区城市更严重的热浪灾害. 2018.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李恒吉]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李恒吉]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李恒吉]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